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逼出来的纪录
作者:夏冰 栏目:热点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4-11 17:05 阅读量:18159
记者眼
□四川日报记者 王眉灵
千里川藏线,天堑二郎山。4月6日,天全县境内,纵深1700余米的山腹中,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正在向前掘进。幽深的山洞中,成人腰般粗的通风管道轰轰作响,不断将清新的空气送进洞内。洞的尽头,施工人员正在埋管预备引爆。
雅康高速是首条通往甘孜藏区的高速大通道。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爬升,短短135公里,海拔高差竟近2000米。沿途高山深峡,地势险峻,高速公路要穿“墙”而过,必须将82%的里程建为桥梁和隧道。
记者曾多次经国道318线翻越二郎山。公路盘山而上,经数个“U”型回头弯方到达山顶。虽山景奇美,但气候反复,山中不时浓雾遮掩,春、秋、冬季易结暗冰。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建成后,穿越“川藏第一山”就由1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15分钟,更加安全。
13.4公里长的二郎山隧道是全国通车及在建第四长公路隧道。长,往往意味着建设难。这里,每天都有一项世界纪录在刷新——公路隧道独头掘进最长里程。
独头掘进,是指从一个洞口进入施工,而不借助辅道。此前,我国公路隧道独头掘进的最长纪录为6330米,在保田公路麦积山隧道产生。二郎山隧道的独头掘进已长逾7300米,且还在不断向前。
在距主洞洞口4.4公里处,新挖了两个与隧道差不多大小的斜井,采用反向开挖施工,即从洞内向外挖,开创了隧道建设史的先河。
项目经理杨东东介绍,如此长距的独头掘进,给通风增加了极大难度。通过10段接力送排风,形成了“接力传递”式通风系统,1小时内即可完成一次洞内空气置换。因压力太大,风管外侧用以包裹的通风带已损耗1万米,损耗量是同等隧道里程的2倍。
两斜井亦是通风道,通过风机,将新风从一条通风道“抽”进洞内,循环后又将浊气从另一通风道排出。从内向外挖,施工地形呈上坡状,为确保安全,渣土运送车单次只能装载正常量的1/4,成本因此增加。
“新纪录往往是被‘逼’出来的。”雅康高速公司董事长黄兵言简意赅。
二郎山隧址位于大熊猫走廊上,设计时有意将隧道海拔降低,比国道318线的二郎山隧道低了足足700米海拔,以保护大熊猫的生活生态环境。
建设亦考虑了环保因素。如果采用常规隧道建设方式,一条长隧道会分割成若干段,从山面分别开挖辅道,辅道洞口往往在半山腰,需要建施工便道,势必对生态带来更大破坏。仅两个通风斜井,若从外开挖,需建的施工便道就将造成约4.3万平方米的地表及植被破坏。
“最难建”的藏区高速公路,以环保为第一考量修路,纪录也在不断刷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