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到2020年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口径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
作者:醉言 栏目:四川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5-08 12:33
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园区(基地),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链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将成都初步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到2020年,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口径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以上……
日前出台的《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提出,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园区(基地),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链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将成都初步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新兴支柱产业产值达4000亿
市发改委介绍,规划就产业规模、企业实力、创新能力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
在产业规模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口径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以上,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40%以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形成产业链完整、拥有核心关键技术、产业集聚度高、骨干企业突出、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初步将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产值规模达到4000亿元左右,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在企业实力方面,规划提出,成都将培育引进相结合,加快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效益良好、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领域新增产值超100亿元企业3~5家、超50亿元企业8~10家、超10亿元企业50家以上”,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创新能力要显著增强,规划提出,到2020年,成都力争在承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新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及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以上,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构建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发实体(机构),企业研发投入和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规划还提出,4年内,成都的政策体系要更加完善,要基本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体系、市场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支撑服务体系等。建立起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财政投入稳步增长机制。同时,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上市融资等多渠道、多元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要加快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3+X”布局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绘就的是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宏伟目标。立足于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依据成都现实基础和优势,力图引导形成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空间布局,形成分层推进、梯次发展的产业发展局面,不断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成都经济社会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
规划依据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行业发展重点,结合各区(市)县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以及相关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将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空间布局。
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按“一核主导、多地协作”原则引导布局,“一核”即成都高新区,是成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载体,成都高新区(南区)重点发展以设计研发为主的企业总部,主要涉及软件产品研发设计和运营、IC设计与测试、云服务、物联网研发及运营、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与服务运营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高端业态。成都高新区(西区)则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设备及器件、网络与通信设备、航空电子设备、高端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多地”包括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双流区、温江区、崇州市、郫都区、金牛区等电子信息产业辐射区(市)县。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方面,将以青羊区、新都区、简阳市为整机研制主基地,以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双流区、彭州市和金堂县为辐射区,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形成“3+X”的布局。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发展区,以天府新区、成都经开区为辐射带,重点发展卫星及应用。
规划还提出了创新引领发展工程、重大项目推进工程、产业强链补链工程、载体能力提升工程和环境优化建设工程等方面的重大工程。其中在营造宽松的人才环境方面,成都提出将在企业的高技术人才、科研机构编制人才等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标准、科研与生活条件保障等方面,制定和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人才潜力。鼓励本地企业探索对人才的股份激励机制,推动人才资源资本化。
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