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全程社会化服务解决种粮“痛点”
作者:柳暮雪 栏目:四川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4-17 14:18
四月的岳池早已花红柳绿。这些美景,对于九龙镇九道拐村村民尹思群来说,都不及温室里那绿油油的秧苗惹眼。
4月13日,在村头的集中育苗基地内,尹思群躬身苗盘前,眼睛如同扫描仪一样注视着苗盘,哪怕是一根极其细小的杂草,她也会轻轻拈起。这些秧苗,是她就职的阖家欢家庭农场育的,大部分会移栽到农场流转的1500余亩稻田里,剩余的将卖给周边的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户。
“我自己也会买。”尹思群说,现在村民都不再自己育苗,而是在育苗基地购买。这是因为,基地育苗苗齐根壮,每亩仅需100元左右,更不用担心育苗过程中技术不到位、气候变化异常出现的死苗等风险。
“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资本下乡’,到今年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将发展的视角投向农村。”岳池县农技站农艺师文华介绍,在整个大春生产中,社会化组织将服务贯穿到从播种到储存的全过程。
腾飞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主要开展机械化耕地、机械化插秧服务,康鑫植保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统防统治农作物病虫害,盈泽农业专业合作社则开展水稻、油菜收割等社会化服务。
四川盆地秋季多雨,而典型丘陵地貌的岳池,寻找晾晒场地极为困难。“现在岳池的大多数专合组织和种粮大户,不再担心粮食的晾晒问题。”文华以岳池县稼禾粮油专业合作社为例说,合作社提供的湿谷机械烘干服务,为群众省去了晒粮之苦。
在岳池,开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共有28个。从备耕时节的抽水、翻地、育苗,到大忙时节的移栽、植保,再到秋收时节的收割、烘干,为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服务,范围涉及全县32个乡镇、18.6万亩土地。
正因为有了这些社会组织,2016年,岳池县种植粮食作物135.1万亩、总量达53.18万吨,创历史新高,并在前不久第六次获得四川省粮食工作的最高奖——“丰收杯”。在当下农村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背景下,有效解决了农村普遍面临的“谁来种地”的难题。
“社会资本将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文华认为,这些社会资本的介入,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设备方面的更新。他们主动研判市场,把握市场需求及发展动向,科学选择迎合消费者口味的品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