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生活

【我的留德日记】德国的科研生活

作者:牧晓    栏目:生活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5-31 14:29

原标题:【我的留德日记】德国的科研生活

都知道德国的硕士学习以授课为主,这就意味着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坐在教室里充当倾听者的角色,但这不意味着学习生活从此就是单调的三点一线,德国人当然也不希望学生仅仅是理论的津津乐道者,所以大可不必拘泥于此。总的来说德国大学还是赋予了学生比较高的自由度,比如课业之余可以在研究所内找份HIWI,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还可以提前感受科研氛围,同时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教授也十分鼓励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课堂中习得的概念,在铸造课上,一位曾经在企业工作多年的同学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之深就使我大为惊讶;陶瓷课上,也曾遇到过一位年纪不小工作经验已经十分丰富的同学,她说还有许多知识需要完善,于是便回到了校园。本学期,因为正巧在撰写小论文,所以借此机会谈谈我在德国大学里所见识到的科研生活。

科研就像大海,要在大风大浪中找准自己的航线。一般研究所内的布告板都会张贴一些关于小论文、HIWI的招聘信息,学院的网站也会刊登相关的信息,如果保持关注,很容易就能找到感兴趣的课题,之后就是给负责人的邮箱发送简历,进一步沟通然后等待面谈的机会,等一切顺利完成后,就算是完成了科研这条康庄大道上的一小步了。当然,视野可以不局限于学院的研究所或者本校,比如亚琛附近的马普钢铁研究所和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的下属机构于利希研究中心,那里的教授对于毕设申请一般都是持开放欢迎态度的,所以不妨大胆地尝试。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学校的交流项目到海外合作院校完成短期的科研项目,需要尽早地提前申请,好处在于有很大的几率能够获得一些机构的奖学金资助。

IEHK网站的布告板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进实验室之前,首先要完成相应的Einführung的课程,这是一种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课程,不同的实验室会有不同的负责人,也就意味着需要参加多个Einführung,而不是我一开始原以为的完成一个就万事大吉了。因为负责的技工们都很忙,所以需要提前预约课程的时间,最麻烦的不在于此,一些特殊的实验仪器,因为资源有限,通常也需要提前通知负责人,并告知需要使用的时间段。所以在德国做科研,真的需要有垂钓者的耐心。在那忙于和各种技工打交道的一周时间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负责化学实验室的一位老太太,说话时她总是带着自然的微笑,初次见面时让人很有好感,看着我穿着带有网格的运动鞋,她紧皱眉头,说这在德国的实验室是不允许的,还耐心地给我讲了着装规范,每次需要穿着好实验服,护目镜也是必要的,佩戴手套的时候不能去触碰门把手,进行一些毒性实验时,一定要记得使用通风橱戴好防毒口罩。老太太已是满头白发,但对于细节的把握却丝毫没有受到年龄的影响。之后她又着重讲了实验室的急救措施,笑着说道这是今天的重点,让我千万要竖起耳朵听,比如发生意外情况时,如何正确使用洗眼器和淋浴器,快速找到急救药箱以及安全逃生通道,最后就是一些细节的说明,如废液的分类处理,仪器的使用规范等等。总的来说,在短短的时间里收获良多,也见识到了德国人的心细。

IEHK研究所

越来越觉得优秀的品质不需要去刻意展现,往往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的,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德国人对于科研真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国内的时候,金相样品的磨制成了每个材料学子的噩梦,通常需要耗费好几个小时在枯燥的机器前,有时急功近利往往忽略了一些细节,在一位老太太的指导下这才忽然醒悟过来,过去自己忽视了多少基础的知识。另外,当你请教一个德国人某个仪器怎么用时,千万别妄想他们会简单地告诉你如何操作,相反地,他们会显得有些絮叨,开始不厌其烦地详细解释每一个步骤背后的原理,有时候这些原理可能是极其复杂的、费解的,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对于实验结果,他们也很乐意去向你念叨念叨这些结果存在的意义,仿佛就像一位长辈。在这里,他们将科研看成是一项需要认真负责的工作,同时也是有原则的,晚上或者是周末的时候是不会泡在实验室里的,研究所的大门通常也是紧闭的。

这些就是我所见识到的德国人对于科研的态度,他们的某些闪光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郑启弘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