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教育的真谛全在这里,至少看三遍
作者:柳暮雪 栏目:生活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4-20 23:22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教育的真谛全在这里,至少看三遍。魏琛琛博士提醒家长朋友们,耐着性子看完这篇文章,如果你能做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话不多说,仔细的阅读吧。
我们每天都会涉及到让孩子合作这个问题,我想所有的父母在家里都会有很多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和一定不能做的事情。
当我们特别在意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往往就是我们最头痛的事,比如有的妈妈看到孩子磨蹭就会特别生气,还有的妈妈一听到孩子哭闹就受不了。
当遇到不能和孩子顺畅沟通的时候,有的父母会用惩罚,甚至打骂孩子来强迫他们合作。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通常也不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和我们愉快的合作呢?
孩子对惩罚的反应
如果我们把人的大脑比喻成一幢分为上下两层的房子,下边是杏仁核,负责人感性的一面,比如愤怒、恐惧、呼吸、眨眼睛等。
上面是中前额皮层,负责理性的部分,比如思考、定制计划、写作等是中心额叶去负责的。
当我们对孩子大吼大叫,指责和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大脑中的杏仁核就已经停止工作了。
当孩子处于恐惧和愤怒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利用前额叶来判断思考和管理情绪的,所以在那一刻,不管父母说什么孩子都是听不进去的。
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讲道理,其实是干扰了孩子大脑的发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定规则必须靠惩罚吗?
不知道大家在小时候有没有被体罚过,还记不记得被体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情绪?有没有影响到我们心智发展?
打孩子这件事,在孩子三到五岁的时候还是有效果的,因为他们年龄小惧怕我们,我们是可以吓唬住他的,但是等孩子八九岁的时候,你就已经打不动他了。
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曾经管用的体罚变得不再管用。通过体罚,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回到家就会把自己关到房间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连接断裂了,孩子已经拒绝与父母交流。
孩子到了青春期,如果他在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关注,就会到外边去寻求,很多的孩子都会出现网瘾,早恋,甚至校园暴力等问题。
因为被体罚的孩子也会同样样的方式来释放自己曾经的愤怒。如果说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代替惩罚、指责、说教,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代替惩罚的办法
第一种方法是描述。
描述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还有意识到的问题。例如“我看到玩具都堆到门口了”,这就是描述问题。
本来上了一天班就很累了,一推门进来,看到满地玩具,我们就会烦燥,张口就会跟孩子说:你看你把这玩具扔得到处都是,都堆到门口了,你让我怎么进去啊。
其实说了这么多孩子也不知道你想表达的的主题。我们只要描述出想要表达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去强调孩子做错了什么。
事实上,如果不断的被人指出做错事情的时候,本能的就会出现一种抵触情绪。
在我家,孩子负责吃完饭收碗筷,以前我都会说:你怎么今天又忘了收碗筷了,下次再忘了就罚你。孩子也会照着去做,就是特别不情愿的样子。
现在我只需要说一个字“碗”,他就会赶紧起来去收了。有时候我甚至什么都不说,只是敲敲桌子,他就明白该怎么去做了。
想要让孩子配合,我们记住,只要简单描述问题就好,重要的是不要评价。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专门时间”的概念,就是在一定时间内高质量陪伴孩子。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心全意的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要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或者去做其他事情。
在这段时间里,你要做的就是抛开一切杂念把注意力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游戏怎么玩由孩子来规定,玩什么游戏也是由孩子来规定。
很多家庭和孩子沟通有断裂的情况,或者和孩子之间的合作非常的不顺畅,其实是我们和孩子的联结出了问题。
我们使用到的一些方法,有的时候管用,有的时候不管用。不管用的原因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没有做好联结,专门的时间可以帮助我们和孩子修复联结,因为联结是一切关系的根基。
第二种方法是提示。
这是一个美国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小游戏,如果我要让大家此刻不要去想象“一头粉色的小象”,会发生什么?
此刻大家脑中可能不断的闪现粉色小象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越不让大脑去想什么,脑子里就会越出现什么。
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孩子磨蹭着不快点写作业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说:那么多作业,你怎么还不去写呀,你这样什么时候才能写完呀!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越这么说,孩子就越来越磨蹭,最后导致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孩子哭,大人吼。
如果我们用提示的方式说:“写完这些字词,你的语文就做完了,对不对?这样说就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
大块的作业,对小一点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我们就把大块的不好完成的事情,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给孩子一些正向的语言,比如“完成这个,就做完了”等等,他就会得到积极的暗示,这样完成起来也会感到轻松。
如果我们在家里的言语大部分都是正向的,会影响一个家庭的氛围,更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心理成长,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定多用正言正行正思维去影响孩子面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种方法是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没人喜欢长篇大论被说教,尤其对孩子来说,越是简单越容易记住越有效,有人说有效的沟通是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我们通常跟孩子去说的时候,会有大段大段的道理讲给孩子听,最后发现孩子就像我前面说的,他的杏仁核已经屏蔽了,根本听不到我们说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在让孩子记住一件事情的时候,并不是说得越多越好,他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慢慢记住。记不住的时候,简单给一些提示,我相信孩子有一天会摸索出他自己的答案。
第四个方法是写便条。
这是我非常喜欢使用的方式,在我想提醒女儿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就会画一张简单的小便条给她,她也特别喜欢,特别接受这样的方式。
更主要的是这种方式避免了被催促和吵闹的过程,让我跟她之间的亲子关系非常融洽。我一直认为它是一个游戏的方式,尤其针对一些小的孩子会特别的好玩。
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还不认识字,有一天他看了很长时间电视,妈妈已经提醒他两次让他把电视关掉,可他依然没有听到的时候。
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画一张便条,写上我们的请求,然后叠成一架纸飞机扔向孩子,我敢肯定孩子肯定非常好奇的拿着飞机去问妈妈,上边写的什么字,妈妈就可以告诉他,上面写着“电视需要休息了”、“电视也要睡觉了”类似这样的话。
第五个方法是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把以上的四个小方法综合一下,把我们认为和孩子不能达成一致的问题,经过和孩子讨论,一起找到共同的解决的方法,然后再把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想法全部写出来。
在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带任何评价,接下来挑出我们共同都能接受的方法,然后去掉我们不能同意或者不允许孩子做,或者孩子不允许我们做的一些方法,留下那些我们都接受的付诸行动。
在解决问题的方法里,我们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尽可能的去接纳和倾听孩子,避免评价,说教。
二是更不能劝说孩子,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要试图接受孩子的所有想法,也许这些想法的可行性不大,我们也要在尊重的基础让和孩子充分的讨论。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最后要强调的是,不要带着情绪去解决问题,等双方激烈的情绪有所缓和的时候,再平心静气的一起他讨论。最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也不能认为自己就比孩子更高一等或是能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尊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