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涛:科创类小镇应成为特色小镇的主流
作者:李陈默 栏目:社会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7-06-30 17:35
中新网杭州6月30日电(倪追风 苏忠奖) 自2014年以来,“特色小镇”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日前,浙大网新集团副总裁、网新长城创始人彭涛在接受中新网访问时表示,科创类“特色小镇”应成为“特色小镇”的主流,同时也将驱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据悉,浙大网新集团成立于2001年,依托浙江大学产学研平台,整合多家浙大科技型企业,拥有多家上市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服务集团。旗下企业网新长城以“空间的服务商,时间的合伙人”为服务宗旨,专注科创类“特色小镇”和科技园区发展。
谈及“特色小镇”,不论是首个落地的梦想小镇,还是之后落地的杭州湾信息港小镇、云栖小镇、乌镇互联网小镇,都离不开科技与创业创新。
彭涛指出,科创类“特色小镇”是科技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态,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其精准的产业定位,灵活的政策机制带动块状市场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将是新一轮发展的风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创类特色小镇的两个重要“特色”。
“特色”机制:政府主导,企业专业化运营
“特色小镇”似镇非镇,也似园非园。它既不是传统的行政区划,也不是原来的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的提出,源于浙江“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30多年的实践。
彭涛认为,科创类“特色小镇”需要跳出旧体制,打造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专业市场化运作,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建设是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的普遍路径。
“政府已经不包办一切,它只负责支持、引导、供给、保障等。资产是属于政府的,但运营主体是专业化的企业。以小镇的规划去建设,又优于原先以工业用地的标准去建设园区。”彭涛表示,我们都处于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机制的创新是特色小镇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制度供给上“活而新”,独特的运营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之间构建新的机制关系。
“特色”产业:准确定位,结合当地特色产业
据彭涛介绍,除了机制“独特”,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上也是独具特色,不可复制。在浙江“一镇一品”的块状经济里,每个特色小镇都有一个主导产业,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细分领域、错位发展。
据了解,地处萧山,由浙大网新集团参与运营的杭州湾信息港园区,于2016年1月获批为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就是这样一个科创类“特色小镇”。
在产业方面,杭州湾信息港小镇围绕信息产业,重点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互联网及“互联网+”企业。从项目正式运营至今,实际到位8亿美金,培育了900家创新企业,其中两家已经成长为估值过100亿美金的“独角兽”企业。
在生活配套方面,杭州湾信息港小镇精心打造城市广场、主题公园、学校、医院,并在银行、快递、酒店等基础配套上,开设了特色餐饮,添加了图文广告、健康管理会所等特色配套。
但在2013年以前,杭州湾信息港远不像现在这样繁华。
彭涛回忆,最初时候,这里就是一个园区,周边都是空地。但当时萧山的工业基础很好,有超5千亿元的工业产值规模,却没有好的科技园区,大多信息服务是外包。
他表示,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判断5千亿的工业产值至少会有数十亿的信息化需求。于是我们将园区发展定位为两化融合,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萧山当地的工业产业进行发展。
准确的定位,让杭州湾信息港小镇获得迅猛发展。如今,随着微医为龙头的智慧健康技术、以数联中国为龙头的场景科技等产业的带动下,周边居住、教育、医疗等配套设已十分齐全,这里也逐渐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
此外,浙大网新集团还参与了乌镇互联网小镇(乌镇互联网产业园)、紫金众创小镇、上虞E游小镇、富阳硅谷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并与山东、江苏、江西等地方政府签署科创特色小镇合作协议。
彭涛认为,科创类特色小镇其实是科技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态,两者之间具有共性,其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科创特色小镇强调“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及“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科技园区则以“人脑+电脑”为产业主导,是集聚中高级人才的创新中心,以人为本致力打造“工作、生活、休闲”融为一体的开放性社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