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建立市场导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作者:醉言 栏目:社会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4-25 12:54
本报讯 记者张衡报道 4月21日在京发布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6—2017)》指出,2016年启动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价补分离政策成效初显;2017年中国将继续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坚持并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和刘长全在绿皮书中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与去库存》报告中指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施后,从长远看,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需朝着建立市场导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方向努力。
该报告从2004年的粮改开始,剖析了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及影响,指出建立市场导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必要性。从2004年开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走向全面市场化改革道路,这一年国家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和小麦先后在2004年和2006年被纳入最低收购价范围;2007年,为了鼓励主产区玉米种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
报告认为,最低收购价和临储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于发展条件变化情况下,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稻米、小麦、玉米的国内国际价格的差价每斤分别为0.66元、0.46元和0.3元。在进口粮食价格的“天花板”和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地板”双重挤压下,农产品加工企业倾向于购买进口农产品,造成了“进口入市,收购入库”的现象。随着托市收购量逐年增加,占总产出比重也越来越高,2015年玉米临储收购量占当年玉米总产量的比重高达55.8%。
另外,报告指出,以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收购的农产品无法顺价销售而积压在仓库里,中国的粮食库存达到新高,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存储的粮食数量之大,以及储存在露天和简易存储设施中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仓储费用和贷款贴息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2015年全部粮油物资存储支出预算数为2372.98亿元,执行数2600.84亿元。
这样,原有的以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以及玉米临时收储价为基石的粮食流通体系和收储制度必须改革和调整。2016年,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家把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当年玉米国内价格明显下降,与进口玉米价格基本接近。玉米收购制度改革实施后,稻谷和小麦收购制度改革也必然要提上日程,建立市场导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改革的方向。实行价格和补贴分离的办法,既能引导农民根据市场信号调整种植品种结构的目标,又能使农民利益不受到损失、种粮积极性不受影响,从而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不动摇。
报告还指出,要注意新旧政策的衔接和配合,并采取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防止“谷贱伤农”。比如,可以根据各类主要农产品在国计民生的重要程度,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另外,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农民收入补贴的办法,创新农产品价格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