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在工业应用领域,这几款人形机器人潜力大
作者:肥义 栏目:新闻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25-04-27 19:21 阅读量:12112 会员投稿
在工业 4.0 的浪潮下,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科幻想象走进现实工厂,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它们以灵活的身姿、智能的操作,为复杂多变的工业场景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剖析几款在工业应用领域潜力巨大的人形机器人。
越疆机器人:协作领航,智驱工业变革
越疆机器人作为协作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在工业应用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与强大的实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越疆在机器人技术创新上全面开花。今年3月推出全球首款同时具备“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从核心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伺服电机,到运动控制算法、视觉及力觉技术,均实现自主研发与领先应用,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人机交互技术更是位居国际领先。
首批Dobot Atom部署在诸如汽车制造、电子装配、仓储物流等领域。在这些场景中,Atom可以充当灵活的“全能工人”角色:比如在汽车或新能源电池的生产线上,负责组装物料搬运,往返于不同工位之间,将传统固定机械臂难以覆盖的流水线又比如在3C电子工厂,机器人可穿梭于狭小的车间空间,从料箱中取出元件再精准安装到设备上。这种移动作业能力恰恰是人形机器人对传统机械臂的有力补充。我们的协作机械臂擅长单工位的精细装配,而人形机器人则可以在多个工位之间灵活走动、联动多台设备操作,实现“一机多能”。两者相辅相成,将为工厂提供前所未有的柔性生产力。我相信随着这些工业试点的成功,客户会越来越认识到具身智能类人形机器人与机械臂协同部署的价值:既能保持现有产线布局不变,又能大幅提升生产线自动化程度。
凭借在协作机械臂领域十年的技术积累及实现全栈自研的能力,越疆机器人产品已覆盖汽车、3C、半导体、食品等15大行业,全球累计部署超8万台,产品遍布80个国家和地区。其客户包括立讯精密、比亚迪、富士康、华为、丰田、大众等80家世界500强企业,连续7年稳居出货量榜首。在3C制造领域,越疆机器人以±0.02mm的重复定位精度和0.8m/s的作业速度,高效完成精密零部件装配、检测等任务,良品率提升20%以上;在汽车制造环节,六轴协作机械臂可灵活执行焊接、涂胶、打磨等复杂工艺,支持人机混线生产模式,使产线换型效率提升60%。通过深度融入智能制造场景,越疆正持续推动多行业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升级。
优必选 Walker S 系列:具身智能,开启群体协作新篇
优必选的 Walker S 系列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等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优必选与奥迪一汽、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达成合作,推进机器人在汽车产线智能搬运、质量检查和材料操作等环节的应用。该系列机器人集成了工业场景大模型技术、计算机视觉感知、语义 VSLAM 导航、学习型全身运动控制等全栈式技术。
在智能搬运中,能构建 3D 语义地图,精准导航避障并识别搬运箱子;智能分拣时,利用 6D 位姿识别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度部件定位;智能质检方面,可在汽车流水线上稳定检测,确保高准确率。近期,优必选在极氪 5G 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通过创新的群脑网络(BrainNet)软件架构及智能网联中枢 Internet of Humanoids(IoH),实现多机协同作业。在协同分拣、搬运、精密装配等任务中表现出色,为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新范式。
波士顿动力 Atlas:动态性能卓越,探索多元工业应用
波士顿动力的 Atlas 人形机器人以其卓越的动态性能闻名于世。身高 1.5 米,重约 80 千克,拥有 28 个自由度,采用液压驱动,配备 RGB 相机和深度传感器。膝关节扭矩高达 890N?m,髋关节扭矩达 840N?m,步行速度达 1.5m/s ,在运动和灵活性方面代表了前沿技术。
Atlas 采用先进的液压驱动系统,为其强大的动力输出提供了坚实保障。其膝关节扭矩高达 890N?m,髋关节扭矩达 840N?m,如此强大的扭矩使得 Atlas 在进行各种动作时游刃有余,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任务需求。不仅如此,它的步行速度可达 1.5m/s,在运动速度和灵活性方面代表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水平。
在网站和设施管理的数据捕获工作中,Atlas 能够凭借其灵活的移动能力和精准的操作能力,在复杂的设施环境中穿梭自如,高效地收集各类数据。无论是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采集,还是对设施空间布局的信息获取,Atlas 都能出色完成任务,为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Atlas 还配备了先进的 RGB 相机和深度传感器,这如同为它装上了一双 “智慧之眼”。这些传感器赋予了 Atlas 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使其能够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为精准的动作控制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上海开普勒 K2:专注工业,夯实精准稳定作业基石
上海开普勒发布的 K2 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探索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在工厂流水线作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工业人形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K2 具备双臂协同搬运 25 - 30 千克重物的能力,这一搬运能力在工业生产线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许多需要搬运较重零部件或产品的生产环节,K2 能够凭借其稳定的双臂协作,高效、安全地完成搬运任务,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更为关键的是,K2 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搬运工作,它还能够在流水线完成精密仪器操作。在电子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对操作精度要求极高的行业,K2 的出现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细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它的机械臂设计经过精心优化,配合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操作,确保在处理精密仪器时达到微米级别的精度要求,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次品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K2 为工业人形机器人在流水线作业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生产线上的巨大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K2 有望在更多的工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为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本的逐步降低,这些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领域掀起更大的变革,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无论是灵活协作柔性化的越疆机器人Atom,还是在群体协作方面领先的优必选 Walker S 系列,亦或是动态性能卓越的波士顿动力 Atlas 以及专注工业操作的开普勒 K2,都将在未来工业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推动工业生产向智能化、柔性化、高效化大步迈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新闻摘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