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归来!“试验船”成功返回,还带回这些关键数据
作者:醉言 栏目:新闻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0-05-08 15:5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前两天人们还在为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出现异常而遗憾,今天,“试验船”不负重托,带着重要数据回家了!
有了试验船的探索,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航天员一定会搭乘更棒的新飞船驰骋寰宇、往返天地。
试验船的飞行是一次对新一代载人飞船关键技术的飞行验证试验,开展了很多地面做不了的试验验证。在2天19小时的在轨飞行中,试验船完成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验证了新一代载人飞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热、控制、群伞回收及部分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试验船验证了新飞船在安全可靠方面的新进展:设计人员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和敏感器的“组合拳”,使新飞船具备自主应急入轨、自主轨道抬升、自主升力控制等功能,可以快速、从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新飞船首次采用的群伞气动减速和气囊着陆缓冲技术在这次试验中也得到了验证。此次新飞船的试验船采用了2具减速伞和3具主伞组成“群伞减速”回收方案,并在备份上进行了科学设计,即使是一具减速伞或主伞失效都能保证舱体减速着陆。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国天地往返运输需求将不断高涨,这就需要新一代载人飞船更加经济、高效。为了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新飞船的返回舱被航天工程师设计成可重复使用的,如星敏感器、计算机等一些高价值的设备,经过优化设计由服务舱调整至返回舱安装,这样就可以随返回舱返回后进行回收利用。对接机构也很“金贵”,研制人员就用防热结构给飞船设计了一个帽子,与其他飞行器对接的时候把帽子掀开,露出里面的对接机构,等返回地球的时候再把帽子戴上,以保护里面的设备再入大气层时不被烧坏,还可以继续使用。这些先进的设计,让新飞船的成本大幅降低。
此外,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上还搭载了我国科研院所的多项有源载荷,将开展太空3D打印等在轨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实验,实现了一次任务多方受益。
我们离空间站有多远?
载人航天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能够促进多学科、多技术领域向前发展。自1992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已经突破并掌握了一系列载人航天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到多人、从一天到多天、从出舱到交会对接的跨越式发展,可以说,已经建立了我国自主空间站所需具备的天地往返运输的能力。
这次试验船带回来的关键数据已经证明,与国际先进的天地往返航天器相比,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能力将会毫不逊色,具备适应多任务需求能力、更大的轨道机动能力、兼顾陆上和水上着陆能力等。
据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信息,中国的空间站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并有一个非常富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天宫”。中国空间站的目标是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并将开展科学前沿的创新性实验和应用研究,推动空间科学与技术进步。目前,中国空间站初步规划了航天医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十几个重点应用方向。
此次试验船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已具备雏形。后续,我国将开展新一代载人飞船总体方案深化论证,尽快完善和研制具备高承载人数和货运运输能力、适应近地空间站和载人深空探测任务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使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技术全面实现由跟跑到并跑的跨越,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姜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