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欧华报》:一线华人医生日记我的24小时
作者:余梓阳 栏目:新闻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0-03-31 17:14
原文摘录如下:
值班开始前的忙碌
和往常一样,我于8点前就赶到了医院。疫情暴发以来科里增加了每日晨会,我今天除了要担负呼吸科隔离区外的一切工作之外,同时还要为其他接收新冠患者科室的非重症病房,提供呼吸支持设备的技术指导。
由于要在值班开始前吃完午饭并且做好工作交接,值班日上午的节奏比平日要快很多。幸好今天的会诊不多,我在中午1点半就完成了所有日常工作。由于今天除我之外还有另一名呼吸科同事值班,我预计我们二人将负责整个呼吸科病房,便提前到办公室了解当日病人的情况。由于疫情开始之后病患者就诊人数激增,同事们也早就为值班医生写好了病人情况的表格,方便值班医生做出快速的反应。
由于疫情暴发的影响,值班病房增加了一个新程序:在2点半集合,了解当日值班团队,接受此后工作的的任务分配。我的同事和我将负责呼吸科的两个病区和一个内科的病区的102名患者。
平静中危机四伏
下午3点,值班正式开始。由于医院限制了病人家属的探视,所以病房的一切都较往日来得更为平静,过道里只能看到护士和护工忙碌的身影。但平静的不光是病房的过道,我的值班手机也异常的平静,我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值班手机出现了问题。
这期间,我的同事也在病房处理着其他的一些突发状况。在处理完去世年长患者的相关事宜之后,值班医生群中收到了征调闲置高流量氧疗系统的需求。我们科室刚好有一台。二话不说,我们马上组装好配件送了过去。
急诊人满为患 咳嗽声不断
在下午忙碌工作的间隙,我去了一趟急诊,这个过程让我印象深刻。原来熟悉的地方现在已经完全不认识了。过道摆满了椅子,坐满了戴着口罩,候诊的病人。从走廊一路过去,能听到从各个方向传来的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即便有所心理准备,病患的数量仍让我吃了一惊。
在图书馆新建重症监护室
值班团队有人接到通知,在图书馆建立的重症监护室已建成,会马上投入使用。疫情以来,医院利用一切可用的空间扩充床位,包括重症床位。除了中间护理被改为重症监护外,还有一些手术室被改为了重症监护室。
这个图书馆是我学生时代最熟悉的地方。目前书架桌椅已被搬走,并搭建了20多张重症病床。这对于已经紧张的重症床位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社会给我们加油鼓气
以平静开场的下午却以忙碌结束。每天下午八点,马德里市民都会准时到阳台上给医护人员鼓掌。今天和往常不同,由于忙碌的工作我却没有听到。
晚上9点半,所有值班医生再次集合,汇总信息,再进行晚上的任务分配。我和过敏科的医生分到了一组,负责7个病区,255个病人。
分组完毕,已经到了10点。我们将12点到早晨8点分成了两段,过敏科医生坚守前半夜,我负责后半夜。这样,每人都能得到少量的喘息时间的同时,又能够保证紧急情况的时候有足够的人员。
刚刚忙完这些工作,我们便收到了医院附近餐馆志愿送来的晚餐。他们从疫情一开始就坚持每天给我们送餐,为我们改善伙食,今天也不例外。
夜里又有病人去世
而且家属也在住院
不久,病人的姐姐来到了医院。我跟她说明了病人去世的情况,她泣不成声。过了好一会儿,她询问我她妈妈的病情怎么样,这时我才意识到,她除了已经病故的弟弟,其母亲也因为新冠肺炎在我院接受治疗。
值班结束,使命继续
早晨8点,医生回到了各自的岗位,我的值班也结束了。按照惯例,下夜班后有一天的休息时间。结束了值班的工作后,我并没有直接下班,而是转向了康复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协助一位康复科的同事制定工作流程。我们都知道,康复科工作量最大的时候,是重症病人从重症监护转到普通病房的那天。那时康复科的工作量会激增,但这也说明疫情的好转,我们也正在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和康复科同事讨论了工作的进展后,我最终走出了医院的大门。到家后,身为中医的母亲已经为我准备好了中药。喝完药,洗澡、入眠,做好继续奋斗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