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新闻

隧道里的一场打冰“对决”

作者:宋元明清    栏目:新闻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0-01-20 09:51

隧道里的一场打冰“对决”

“张劳模的技术就是高,这活,那帮小伙子肯定拿不下来,咱们赢定了!”王会明笑嘻嘻地说。

“快干,小魏他们手段也不少,咱们平了都算输!”听到工长“张劳模”的声音在隧道里轰响,平均年龄46岁的老打冰工们加快了工作进度。

这是1月13日21时,兰铁中卫工务段六盘山隧道检查工区的职工们在隧道里打冰“对决”的情景。

“张劳模”张伟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卫工务段六盘山桥隧养护工区的劳模工长,在34年的铁路工务生涯中,练就了排查处置线路各类病害的精湛技艺,曾经是宝中铁路36座桥隧的“大工长”。工区工会组长苟湘说:“宝中铁路沿线所有的年轻工长都是张伟带出来的,其中3名还获得了段级劳模,今天跟他打擂台的魏希飞就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去年新成立的平凉隧道检查工区的工长,敢跟师傅叫板,能得他上天了!”

劳模师徒打技术擂台不新鲜,但在黑乎乎结满冰条子的隧道里打擂台却不多见。防护员韩志宏道出原因,原来,在张伟眼里一向很听话的魏希飞,获得段级劳模荣誉、竞聘到工长岗位后,在工作中没有完全运用张伟传授的工作实践经验,尤其是带领新工区里的年轻人探索新工艺、新工法,用智能手机+电脑制作“冬季隧道渗漏结冰发展趋势图”的做法,让他大为光火,几次在车辆段视频交班会上批评说:“花花点子哪有实践积累的经验靠谱,纯粹是瞎胡闹嘛!”

魏希飞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张师傅技术高超那是全段公认的,但对改进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不够重视,每年春运的隧道打冰,全凭十字镐、钢钎子和大锤硬碰硬,很多师傅的手掌虎口被震裂,一个冬天都好不了,而且有时气温变化,跑出去一趟但基本没活,白白浪费了人力和生产资源。”

两代人工作理念上的冲突,在春运伊始就升级了。1月9日,他俩在段部领受春运隧道打冰任务时,魏希飞要求“对半分”,张伟却坚持多分两座隧道,最后在段领导的调解下,达成了以六盘山隧道中心线为界的工作任务分配方案和以劳动竞赛成绩重新分配的要求。“师徒俩就这样对决上了!”苟湘说。

时间在分分秒秒流逝,张伟看到K225+380的公里标时,默算了一下,还有300米才到中心线,但100米处有一个最难啃的大冰包,是对决的“关键点”。

“魏工长,中心线快到了,前边有个大冰包,咱们干不干?”对讲机里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干!”干脆利落的回复。

30分钟后,张伟带着老伙计们艰难地走到大冰包旁,看到了从没见过的景象,只见大冰包被纵向分成了十几块,6个小伙子轻松地铲挖着根部的冰层,一点冰渣子都没留下。在他们脚边,有荧光棒、手持电钻、一头削成尖角的细钢管和几小袋盐,其他的工具都一样。

聚光灯照在冰包底部的一处裂缝上,面部黝黑、鬓角花白、身材魁梧的张伟,拉开弓箭步,拧着脚板踩瓷实,深吸一口气,抡起手中的十字镐,不停歇地连敲了三下,冰包的裂缝在重力击打下迅速扩展。“师傅,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魏希飞从背包里取出一个保温杯。张伟黑着脸不吭声。

“这个荧光棒是干啥用的?”

“这是定位的,隧道里太黑了,前边两人用手持电钻打孔,一人用细钢管往里面撒盐,通过化学反应消融冰层内部,后面的工友用手锤和钢钎顺着钻孔破冰,最后面的工友收拾冰块和残渣。”

“流水线作业呀,怪不得进度这么快!”

就要各自反向回工区了,张伟抓着魏希飞的手,走到近旁的避人洞里说:“干得不错,你赢了!”“师傅,您说啥呢,咱们还不都是为了确保春运线路畅通嘛,再说我们年轻,多干点也是应该的。”

分开时,张伟悄悄说:“明天我让王会明到你那里去学学这些新技术,还有那个‘冬季隧道渗漏结冰发展趋势图’也给一份,这样我们也能实现精准打冰,老师傅们都在隧道里打了20多年冰了,身上多少都不舒坦,空跑趟子太受罪了。”

听到张伟认可了自己的创新工作法,魏希飞诚恳地说:“师傅您放心,我一点都不保留,咱们劳模师徒一起努力,肯定能及时消灭隧道结冰,保证每趟客车安全运行!”

(本报记者 王建宏 本报通讯员 强科)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