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新闻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这一年幸福满满

作者:竹隐    栏目:新闻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9-12-27 08:0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近年来,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7个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今天,我们记述7个普通人的年度故事,听他们说说这一年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 者

幼有所育

孩子迈过入园坎

本报记者 王昊男

一夜的雪,远山已白。就坡而修的水泥路尽头,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早上7点半准时出现。在他们面前,一座崭新的三层小楼,描着色彩带着温度。望着它,28岁的张佳虹很是心安,“因为‘桃子’说,她喜欢这个幼儿园。”

回想一年前,女儿“桃子”刚满两岁,张佳虹还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里。但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张佳虹犯愁了。

“入园难,入好园更难。”在这个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名为“温泉”的京郊小镇,学前教育曾经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变化来得很快。2018年3月,海淀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了《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破解“入园难”,扩增普惠性学前学位为中心任务。温泉镇由此获益。

“这个地方原是个旧的印刷厂,镇里出地又出钱,盖起了这座三层楼,2018年12月开的园。”北京市海淀区立新幼儿园温泉分园院长历春香介绍,新园由区教委委托承办,优先满足温泉镇7个自然村的孩子。“‘桃子’就是第一批入园的孩子。”

绘画室、图书室、干净整洁的专用厨房……各种设施和活动场所,园内一应俱全。“现在开了9个班,在园儿童260名。”历春香说,“计划是18个班,会逐步扩大。”

2019年海淀区教委通过公开招聘、社会招聘、外区调入、本区调整等多渠道引进幼教老师,并从品德、学历、职称、专业、能力综合把关。

“入园后,孩子变化很大,现在每次洗完手,她都要说‘谢谢小水滴’。”张佳虹说,“孩子说这些都是老师教的,让他们从小就要懂得感恩。”

学有所教

村小一年一个样

本报记者 孙 超

登云寨,村如其名,是距离湖南省泸溪县城最远,海拔也最高的地方。合水镇踏虎学区登云寨教学点,是泸溪县138所农村教学点、54个“一人校”中的一个。

53岁的杨文清是这里唯一的老师。2019年是她在这个教学点的第十个年头。上课时,她在两个教室里来回穿梭。下课时,她是安全员。中午,她看着孩子们吃好饭,睡好觉。一个人从早上9点管到下午4点半,一刻不得歇。

如今,杨文清已经获评副高职称。这样高职称的小学老师,全县也不多。她说,县里把每年80%的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指标分配到农村学校。2017年全县有两个职称名额,报上去的4个人,全都是和她一样的乡村教师。

算算2019年的工资,杨文清非常满意。在泸溪县,越是偏远地区的教师,收入也越高。过去村小教师待遇低,被迫一手扛锄头种田、一手拿粉笔教课的现象,在县里再也不存在了。除了基本工资每月5700多元外,像她这样在教学点任教的村小教师,每月还有1400元补助。除此之外,班主任每月补助300元,交通补贴每年1000元。绩效奖励参照当地公务员标准……“2019年如果考核合格,我能拿到手的总收入,应该有10万左右,比城里同样教龄的老师还高不少。”

2019年,登云寨教学点翻修了围墙,排除了厕所的安全隐患,新修了大门口的水泥台阶。登云寨的办学硬件,一年更比一年好。

病有所医

医院服务送上门

本报记者 徐 靖

“吴大叔,您父亲这阵子恢复得不错,天气好的时候,可以让老爷子晒晒太阳……”近日,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新城社区吴其再的家中,前来巡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王士军,一边给卧病在床的老人更换导尿管,一边叮嘱站在一旁的吴其再。

吴其再的父亲张元水今年95岁,中风多年且有冠心病史,两个月前又患上急性尿潴留,虽然病发第一时间去了医院救治,但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既要料理家务,又要照顾年迈的老父亲,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给了吴其再两口子。

“之前还能应付过来,但自从父亲卧床后,身边离不了人,多少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家里经济吃不消不说,每次去医院更换导尿管,是最头疼的事情。”一到更换导尿管的时候,吴其再就要大费周折,先是喊上救护车,然后到医院排队挂号,等候就诊,一趟下来往往就是大半天。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了“家庭病床”服务。

“自从‘家庭病床’服务来到家里以后,是省时省力又省钱。”吴其再说,“家庭病床”可以实实在在解决社区居民的部分就医需求,把病床“搬进”了家里,也暖到了心里。

住有所居

老付县城安新家

本报记者 程 焕

付相能一觉睡到了7点。不慌不忙起床,老付帮孙女洗完脸、梳好头,带她吃碗羊肉粉,8点前准时送到幼儿园。能这样从容,只因半年前搬了新家,没几步便是幼儿园。

“就冲这一点,这里要比老家好。”去年,孙女开始上学,老付天不亮就出门,把孩子背到15公里外的镇上幼儿园,回家匆匆吃个午饭,就得去接孙女了。每天徒步往返要花费12小时,老付只坚持了半个月。“跑不动了,只好在镇上租间民房歇脚。”

贵州习水县桃林镇兴隆村是一个坐落在山中的贫困村,老付在那里生活了53年。

“房子比我小不了几岁,每间屋也就够塞下张床。”在老木房里送走了父母和妻子,老付独自把3个儿女拉扯大。木板墙得用牛皮纸糊住裂缝,青瓦屋顶年久失修,风雨稍猛烈点,房子就招架不住。

儿子在外打工时谈的对象,回来过了两个春节后,扔下两岁的孩子就走了。

老付心疼孙女,而房子问题令他忧心:刮风怕顶上掉瓦片,下雨怕床上长霉菌。“孩子一天天长大,上个学太折磨人,只怨我们住在了大山里。”

“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做梦都在笑。”2019年6月18日,是老付永生难忘的日子。县里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他家纳入搬迁对象,老付一家在县城分到了一套新房,80平方米,三室一厅带厨卫。

“做饭用燃气,洗澡有热水,刮风下雨都不影响,住楼房就是舒适。”最让老付欣慰的是,幼儿园、小学、中学就在周边,孙女再也不用为上学遭罪了。

到县城安家后不久,儿媳妇过来住了一段时间,儿子和她在谈复合的事。“孩子需要一个妈,有房有家才叫圆满。”老付期盼着一家人早日团圆。

劳有所得

工厂开到家门口

本报记者 蒋云龙

住进公租房的高兴劲儿还没过,犯愁的事儿又涌上了孙利的心头。

孙利住的,是重庆最大的公租房社区之一——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安华福社区。“公租房小区离我过去上班的地方比较远。我总得5点半就起床去赶公交车,回家得晚上七八点了。可是,现在孩子上学了,像以前那样上班太费劲,根本没时间接送孩子。”她的愁,许多“宝妈”邻居也都有感受。她们想找一个“不耽误接送孩子”的活儿,但对一没文化二没技能的她们来说,这样的工作,不好找。

“有人开玩笑说,要是社区里有工厂就好了。我们听了觉得有道理,这个可以有。”社区工作人员李焱说。为此,社区干部们到附近企业上门拜访,和4家生产过程无污染无噪音的企业签了约。社区给场地,企业供原料,“宝妈”们经过培训后灵活上班,按件计酬。

孙利不愁了,早上把孩子送到学校,再到社区的“巧手梦工坊”上班。家里有急事随时能回去。下午4点多,孩子放学了找过来,两人一起回家。“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旺季一个月也挣过4000多块钱。”孙利挺满意。在“巧手梦工坊”里,300多名“宝妈”实现家门口就业,月增收1000元—5000元不等。与此同时,社区还腾挪了1000平方米,建了条自主创业一条街,名叫“创业苗圃”。

“‘巧手梦工坊’解决居家就业问题,‘创业苗圃’解决居家创业问题,我们还推出了‘就业超市’,为所有居民提供就近工作的岗位,帮助了2000多人就业。”社区党委书记周培全说。

老有所养

老年公寓助康复

本报记者 叶传增

云南昆明市官渡区的柏寿老年公寓六甲康养中心,李淑英正和护工玩接球游戏。“33、34、35……”她边玩边给自己计数。

“李奶奶可是这里的‘运动健将’,一口气能接50个呢!”护工严梅芳接过李淑英抛回的球,向她比了个大拇指。

李淑英面色红润,这位眉目慈祥、干净利落的老人,已有96岁高龄了。2018年年初,李淑英上厕所时不慎滑倒,致左肩骨折。住院治疗期间,她并发肺部感染,多次住进ICU。“病危通知书下了两次。”三女儿张令晖坦言,家里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

术后,李淑英的病情趋于稳定,但后期的康复治疗工作依然繁重。李淑英膝下有5个子女,之前轮流在各家住。“每次搬家,老人受罪,家人受累。”张令晖兄妹商量后认为,医养结合的养老公寓最适合李淑英的身体情况。

2018年5月,李淑英住进了柏寿老年公寓六甲康养中心。康养中心配有专业的医生、康复师和护理员团队,集“医、康、养”于一体。负责人于海介绍,该中心住了40个老人,平均年龄82岁。

“四肢没力气,吞咽功能差,喝水都会呛到,精神状态很差。”康复师李冬梅对初见李淑英的情景记忆犹新。李冬梅先对她做四肢的肌力训练,有一定恢复后,再搀扶着做站立训练。这期间,护工对李淑英精心照料,每天都要给她换床单、被罩,保持整洁。

经过近一年的康复,今年5月,李淑英可以扶着助行架独立行走。“我妈现在不但身体好,精神也足!”张令晖说。

李淑英喜欢唱歌,现场为大家唱了一段《洪湖水浪打浪》。她歌声洪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弱有所扶

小信姑娘心里甜

本报记者 毕京津

河南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的信娅娟,身患严重类风湿,被定为一级残疾。2018年4月她刚来托养中心时,脚步趔趄,双腿发软,经常被门槛绊倒。疗养大半年,走得实了,门槛抬脚也能跨过去,可是心中的坎还挡着她。

信娅娟29岁了,心里也渴望成个家,但因为自己身体有残疾,担心给对方添拖累,一直没有迈出找对象这一步。信娅娟在托养中心陪残疾老人下棋,教智力残疾儿童作画,她对待大家真诚而尽心,区残联理事长胡军把她当女儿看。

非得帮她迈过心里这道坎,胡军想。2018底,胡军推荐信娅娟代表河南省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残疾人专职委员知识比赛。信娅娟认识了左臂截肢却积极帮助社区残疾人的室友“特姐”、坐着轮椅畅游全国的王姑娘等积极向上的残疾朋友,她的心里豁然开朗,“原来生活也能这样多姿多彩!”

拿了三等奖回来的她对生活更有信心,也敢于走出去,逛逛外面的大世界。

看到好闺女心理状态的改善,胡军乐在心里,不断鼓励信娅娟,也热心牵线搭桥。2019年4月,胡军托朋友介绍了做仓库管理员的帅小伙吕帅。打听到地方的吕帅直接找上门,俩人就在托养中心旁边的小饭店见了面。“大不了你坐了轮椅,我推着你想上哪上哪嘛!”吕帅对她的残疾并不在意。两个人很来电。几个月之后,他们举办了婚礼。

谈起2019年的变化,信娅娟说:“想不到自己能结婚!感谢胡理事长,感谢托养中心的所有人,是他们帮我迈过了人生的坎。”她表示要继续在这里服务下去。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