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新进展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明年投用
作者:醉言 栏目:新闻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11-28 10:03
□ 本报记者 赵君 刘一颖
我省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11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报告了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
目前,我省文化遗产分布广、级别高,总量居全国前列。
不可移动文物方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近5万处,其中登录国家数据库3.35万处,位居全国前列。世界文化遗产4处(泰山、“三孔”、齐长城、大运河),居全国第3位。国务院最近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有35处入选,国保单位至此达到226处,另有合并项目7处,数量居全国第9位。全省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711处,居全国首位。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万余处。
可移动文物方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全省671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共登记文物286万余件/套、实际数量558万余件,居全国第三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173项,居全国第二位。省级751项,市级3490项,县级10544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4名,省级447名,市级2312名,县级6717名。
“十三五”以来,我省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安全保障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各级越来越重视,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关注程度极大提升;保护利用传承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山东经验”;重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传承状况明显改善,合理利用稳步推进;文化遗产工作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围绕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组织实施了“七区三带”文物片区保护(曲阜、临淄、省会、黄河三角洲、半岛、沂蒙、鲁西七个片区,大运河、齐长城、山东海疆三条文化带),集中连片文物保护模式得到国家文物局推广。
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工作理念逐步确立,相关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孕育发展的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设立了1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5个县(市、区)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807个乡镇(街道)、1.3万个村居(社区)建成历史文化展示场所。对75周岁以上、年老体弱的省级传承人和35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记录。
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不断强化。2015年成立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2017年改建成立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历经5年建成,今年9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山东自然博物馆正在规划中;省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将在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