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0月份CPI同比上涨3.8%
作者:谷小金 栏目:新闻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11-10 11:20
央广网北京11月9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见习记者郭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天(9日)公布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进一步扩大至3.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继续下降,至负的1.6%,创下8个月以来新低。CPI和PPI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的同时,CPI同比涨幅中,猪肉价格上涨101.3%也引发大家的关注。猪肉价格会一直贵下去吗?PPI是否还会延续下调态势?通胀和滞涨风险会否卷土重来?
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继续在“3时代”前行。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5.5%,而食品中的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更是达到101.3%,占CPI同比总涨幅的近三分之二。环比看,CPI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0.1%,占CPI环比总涨幅的近九成。国家统计局城市司流通消费价格处副处长董莉娟表示:“食品中,鲜果和鲜菜供应充足,价格分别下降5.7%和1.7%。鸡蛋价格由涨转降,下降1.5%。猪肉价格上涨20.1%,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受猪肉价格上涨拉动与消费替代需求影响,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均有所上涨。”
看着食品价格一路上行,很多老百姓担心,物价会一直这样涨下去,兜里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那么,整体物价可控吗?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回应,如果把跟猪肉有相关替代性的畜肉禽肉算到一起,接近CPI同比涨幅四分之三,而鲜菜、粮食价格都保持回落与稳定,可以说,10月结构性上涨的特征更加明显,整体物价完全可控,这就意味着,全年保持在3%的预期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不存在通胀风险。郭丽岩说:“除了猪肉外的其他食品,前几个月一直关注的鲜果鲜菜,出现了明显的应季回落,它们的同比全都是负的,尤其是鲜菜的同比降幅都比较大,包括粮食一直都是比较稳的。这个月,以猪肉为主的部分食品的结构性上涨的特征非常明显了。”
这种结构性上涨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撑。在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和以往不同的是,首次公布了去除猪肉和能源这些结构性变化因素的核心CPI数据。董莉娟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月相同。如扣除猪肉价格上涨因素,CPI环比上涨约0.1%,同比上涨约1.3%,总体稳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除了受到猪疫情与猪养殖周期的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是导致肉价持续上涨的原因之一。连平说:“因为有猪周期加上猪疫情的影响,所以使得供给在减少的过程中,但需求是平稳增长的,这样就是明显的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存栏的母猪,还有存栏的生猪,母猪是能繁小猪的,这些量都在减少,到目前为止还在减少的过程中,而不是增加。这些都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很大的不平衡,价格就持续上涨。”
目前,国家不仅加大储备肉的市场投放,更加大了猪肉进口,郭丽岩表示,猪肉价格对于中低收入家庭的影响较大,政府已经加大补贴和保障措施,稳定民生。郭丽岩说:“当前主要的部门已经全面启动了社会救助物价上涨和社会救助保障标准的联动机制,到目前已经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5.1亿元,惠及2.2亿人次。其实我们现在在保供稳价的同时,更要将稳民生、保障民生的工作做好。”
不过,考虑到猪周期的变化,猪肉价格的回落还需要一段时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预计,4季度CPI将暂时处于3%附近或以上的范围运行。张立群说:“猪肉价格我们管它叫猪周期,它有自己的规律性变化。这一次猪周期变动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比如非洲猪瘟、环保的因素。我觉得目前猪肉价格短期内可能还不会很快回落,得需要一定的时间,猪肉供给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从过去的规律来看,可能猪肉价格推动CPI上涨的状态,还要保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