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新闻

新学期伊始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推出新噱头

作者:柳暮雪    栏目:新闻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10-04 13:27

“得语文者得天下”“阅读为王”……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在新学期推出新噱头。不同于以往的数学或英语,这次“语文提分”成为全新热点。秋季新学期伊始,全国义务教育段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这三门学科将全部换成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其中,《语文》教材可谓最受社会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新版统编《语文》教材古诗文数量大幅增加,阅读量也增加了不少,同时更加注重语文阅读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培养。“语文在考试里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孩子今年刚上预备班,我先把作文训练和阅读理解两个培训班报了。”不少家长像厉女士一样,未雨绸缪。不过,阅读和语文能力真能“培训”得出来吗?

部分家长热衷报“套路”班

一家知名校外培训机构向家长介绍的教学内容,包含记叙文概括段意36字秘诀9种方法、阅读题情感脉络五个步骤……颇有些吸引力。根据需求不同,还有三种授课机制和报价。一对一私人订制每堂课2小时600元,一对三精讲400元,8—12人小班300元左右。有学者感叹,目前语文和阅读俨然成为培训机构业务发展的新“风口”。

李莉悠是一名初一学生,从预备班开始参加语文课外辅导。她告诉记者,培训机构的每个班级只有20人,发言机会多了,练习的机会也多了。老师告诉她,“语文阅读理解是有套路的,作文也是有套路的,保证可以让学生迅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一年的课上下来,她感觉“有提高,但并不是特别明显”。“一切跟着考试走。”不少学生家长表示,“高考语文难度增加”的教改大方向被“普及”到许多家庭,培训机构投家长所好,催生语文培训班走热。

语文素养“补”不出来

孩子就读四年级的谭女士上学期期末发现孩子的语文考试阅读部分失分很多。在跟语文老师交流时,她询问:“我们要不要在外面补补?”答案却令她意外。老师坦言没必要,阅读能力补不出来,随着孩子年纪长大,心智、思维等能力会不断提升,只要在课堂上跟紧节奏,慢慢会好的。

兴陇中学语文教师陆铸伟教七年级语文。在他看来,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是各类文本的解读路径和方法,这其中包含着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蕴养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一些应试技巧可以完全代替的。更何况,有些技巧课堂上老师也会传授。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副教授胡根林认为,阅读需不需要补习,应一分为二来看;上什么,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去上,也需要斟酌。“比如有的孩子课内基础薄弱,找不到答题的门槛,可以适当进行拾遗补缺。”但他认为,对于优秀的学生而言,语文素养不是上培训班可以得来的。“比如好的阅读习惯、更宽的知识面和思辨能力,都需要从小培养。”“客观上,语文的阅读能力需要经过大量阅读来积累达成,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说,当前,国家语文新课标强调的学习任务群,旨在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对读什么进行指点,这对提升语文能力有明显的帮助。他直言,不能说培训机构的指导一定没有用,但这个“用”是有限的,即便在提升考试成绩这方面,面对课改后的新高考,如果盲目陷入应试技巧的堆砌,也属取法乎下。语文素养和能力,不是“提分”能提出来的。

别忘了自己是阅读的主人

阅读能力提升,重术更应重道。在周宏看来,阅读能力培育过程中,取法乎上的原则是,别忘了学校是最重要的地方,别忘了自己才是阅读的主人。今年起,义务教育段语文全部换成统编教材,新课标推行下,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读一篇文章,读一组文章,读一本书,教学体系中有着明确的指导和培训,老师也在努力地学习提升中。他认为,对青少年而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紧跟课堂教育节奏,是“把底子打正”的关键。

“对阅读的重视,是近年来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在法国,哲学思辨性阅读是其人文教育的一大特色;美国的校内人文读本涵盖文学、社会、历史作品,且不断更新……重视的根本原因在于,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的一部分能力要求,一个人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也是随着阅读的扩大和深入而提高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说。她同时提醒,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培养,家庭应该深度参与。课外时间,若完全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孩子推到社会机构,是否也让渡了家庭阅读、亲子阅读本应获得的情感交流收益?“这门课,家庭不该缺位。”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