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新民晚报感谢晚报让更多人了解C919
作者:苏婉蓉 栏目:新闻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09-03 19:02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我是首飞机长。飞机降落,打开舱门,总设计师吴光辉沿舷梯走上来跟我紧紧拥抱。那一刻,心情十分激动。在我成长的城市,驾驶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客机翱翔蓝天,意义非凡。
当天,《新民晚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首次向读者完整介绍了我们的首飞团队,我用上海话为晚报的新媒体用户录制了音频,表达了首飞成功的喜悦。
我们试飞员的工作,比较特殊。试飞员和飞行员,不只是一字之差。飞行员驾驶设计成熟的飞机,而试飞员驾驶的是尚未定型、需要对各种极限条件下的飞行数据进行全面验证的飞机。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我们会根据适航规章对飞机进行测试与评估,确保符合所有适航条款的需求。同时,试飞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新民晚报》从2014年就开始持续关注新支线客机的试飞工作,用大量生动的报道,帮助读者理解了大飞机研制的复杂性、艰苦性。当时,我记得晚报以《蓝天工程师》为标题,详细报道了试飞工程师背后的故事,团队很受鼓舞。
我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就是新民晚报的记者在ARJ21的一次试飞任务中开始的。那是2015年5月的一天,当时我们是做一个舱内噪声试飞,晚报记者在航前准备时见缝插针采访了我。在这篇报道里,我从东航转到商飞,从飞行员转到试飞员的心路历程,以及我在美国国家试飞员学校培训的经历,都被记者细致捕捉、生动展现出来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报道通过一个个小细节,记录了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是如何默契配合、如何测试数据的。试飞,没有那么多炫酷帅气的动作,也不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个人表演,而是讲究团队合作的一项复杂工作。从航前准备、飞行、降落到开会总结,报道真实记录了我们平凡的一天。C919飞上蓝天,正是无数个这样的“平凡一天”累积起来的。当得知我是从上海地区唯一的飞行员摇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毕业时,记者感叹说,希望咱们上海培养出来的试飞员能在上海驾驶C919起飞!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2年后,梦想成真。也可以说,中国大飞机事业三代人的梦想,在上海画圆。
大飞机事业现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今年C919在多地开展试验试飞,静力试验和其他地面验证试验也在稳步推进。就在上个月月初,第四架试飞飞机从浦东机场起飞。
托举大飞机事业的是各个具体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喜怒哀乐、拼搏奉献,需要被时代记录。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认为,只要怀抱理想、永不放弃、坚持奋斗,大飞机事业就一定能够越做越好。在此,也祝愿《新民晚报》越办越好!让更多的时代精神、民族之光在报纸上传承、发扬。
“我和《新民晚报》”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