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俗专家齐守成讲述浑河与船的故事
作者:樊华 栏目:新闻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08-22 10:48
一条河孕育着一个城市的灵魂,穿城而过的浑河阅览了盛京的前世今生,见证沈阳城的风华荣耀。河水滔滔,养育了城市的人,让城市更繁荣。浑河的水,与航运分不开。近日,记者专访民俗专家齐守成,听他讲述了浑河与船的故事。
重要的水上航运通道
浑河是孕育辽沈大地文明的母亲河,发源于抚顺清原县长白山支脉滚马岭(另一个说法是源于抚顺市新宾县的铁背山),自东向西流经清原、新宾等11个市县,至三岔口与太子河汇合流入大辽河进渤海,全长415公里。
齐守成告诉记者,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的发现,将沈阳人类活动史从新乐文化的7200年延伸至距今11万年。农大后山遗址,正处在古浑河河道边的台地上,与新乐遗址相似。浑河始终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孕育着沈阳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明。
有水自然离不开船,浑河有着悠久的通航历史。《辽海丛书》上记载:浑河航运起于明朝,兴盛于清代。明初开始官运粮饷,沿渤海湾、辽东湾到东北,再沿辽河北上,把粮饷沿途运到各驻军。而东北出产的人参、鹿茸、木耳也从此时开始销往各地。到了明末清初,浑河漕运通航,码头繁荣,是沈阳与外界的通商口岸,此时的浑河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中卫,开始拓建城池,营造宫殿。后兴建东陵、昭陵,所用的木材全部源自长白山,通过浑河经过新宾运到沈阳。此段历史在《沈阳县志》中有记载:“由心(新)宾所产的木材,运入县境,由此通津。”齐守成告诉记者,除了木材,砖瓦石料也是通过浑河运送至沈阳。可以说,清朝初期建都沈阳、修建皇宫、修建皇陵,浑河发挥了重要的航运作用。
浑河渡口热闹繁华
过去浑河北岸泥泞,人马难行,所以运输的各种物资、往来客商,必须用骆驼来回驮送。这些骆驼由八旗士兵在地势平坦之处饲养,以致当地被称作“骆驼圈子”。后来,一些“闯关东”的人们在此安家落户,所以又称为“骆士圈子”“骡子圈子”,久而久之就成了“罗士圈”。罗士圈子是浑河最早期的码头之一,与浑河七间房、上木场、下木场、石庙子等码头相比,罗士圈子存在时间长、作用突出,因此更为有名。
齐守成告诉记者,清朝中后期,浑河作为水上运输的航道,任务更重了,每日往来于浑河上的官船和大小私船不计其数,从沈阳上船的木柴、粮食等,通过浑河运往天津、山东和南方港口,由南方运送到沈阳的布匹、日用品、百货商品等,也通过浑河,在罗士圈子装卸。“因为往返人多,浑河渡口很多做买卖的小商贩,每天码头热闹异常。”齐守成说。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渐多,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浑河水上交通运输逐渐停止,但两岸有船工,用小木船摆渡百姓过河。“上学的、做生意的、串门的人,都乘摆渡船到对岸,一条小木船上能搭乘七八个人。渡河不需要付钱给船工,而是拿粮食做船资,比如高粱米、玉米等。”齐守成说,浑河摆渡大约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消失。
文人墨客为浑河留下笔墨
提起浑河,就不得不提“浑河晚渡”。齐守成表示,很多文人墨客被浑河的魅力感染,留下笔墨。无论陈梦雷的“留都十六景”,还是沈阳才子缪润绂的“陪京八景”,“浑河晚渡”都排在前列。
康熙时期戴梓的《浑河晚渡》中描述浑河晚景:“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下空林外,人来古渡头。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十里城南望,钟声咽戍楼。”诗句描述红日西下,飞鸟盘桓在树丛之外,浑河之上银波碎影,新月初升,盛京古城的钟楼钟声响起……仿佛一幅水墨画,把三百多年前黄昏后,浑河渡口的风貌呈现出来,流传至今。“浑河晚渡”还有另外一面,就是“晚船争渡”,缪润绂的《浑河晚渡》中“城南九里余,行行唱官渡,河势东北来,风涛载行路……”描绘了渔舟及过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过尽千帆,商旅如云,一些达官贵人在此下船后,又改坐轿或骑马入沈阳的景象,把这一时期浑河迷人的景观和盛京城因为浑河的繁华,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些诗句情景相融,不仅仅描写了浑河当年水势磅礴、人船往来的繁华,更展现出浑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无尽风流。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刘海搏/文 张文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