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新闻

城北城隍庙电子市场的兴衰史

作者:安靖    栏目:新闻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07-25 16:38

城北城隍庙电子市场的兴衰史

城隍庙街景。

成都北门城隍庙(约翰·伯奇摄于1900年)

“城隍庙”几字犹存,古迹早已不在。

城隍庙南一巷。

□冯晖

成都城市地理

《说文解字》讲:“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城隍神,俗称“城隍爷”,是古代城市的守护神,而城隍庙就是专门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在中国古代,有城池的地方一般都建有城隍庙。老成都府县同城,因此在城区内既有位于现在下东大街一带成都府的城隍庙,也有位于城北的成都县城隍庙、位于城东的华阳县城隍庙。清代的成都地图中,在现花牌坊街一带标注有“都城隍庙”。据不少老成都人回忆,在现在大墙东街,还有一座城隍庙。

这样,一个成都城居然拥有了五座城隍庙。另外,在明代成都地图中可以看到,在城西南还曾有一座城隍庙。虽然有关城隍庙的故事口口相传,流传至今,但老的建筑实物早已经消失,无一幸存。

城隍庙全国知名电子市场

老成都一年有三次城隍庙会。第一次庙会在清明节,一府两县三神出巡,会于北门。第二次庙会在中元节期间,内容和第一次差不多。第三次庙会在十月初一,俗称“送寒衣”。市民要朝拜城隍,并为亡者购置御寒衣物,三神出巡,敬放纸衣,然后在北门外的东岳庙前“赏孤”。到民国时期,已没有官方的祭祀活动了,城隍很少出巡,但城隍庙会却非常热闹。一次庙会往往要持续十多天,通宵达旦。在府县三处城隍庙,至少要搭20个台子,民间艺人轮流上台。城隍庙会逐渐演变成为集文化、商业、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公共活动。

现在成都人所说的城隍庙多指位于城北的老成都县城隍庙,因为这里有一个全国知名的电子市场。城隍庙电子市场很大,南至金华街,北近一环路,东接解放路,西连人民北路,由集中的交易市场以及沿街摊点两部分构成。占地约200来亩,商户多达千家。

我在北门住了十多年,印象里,市场每天都是车水马龙。除了满街的人、满街的车,路边总是堆满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

城隍庙相关的街道更为复杂,成华街、成华南路、花圃路、花圃北路、城隍东巷等让人云里雾里,甚至把地图出版社的专家们也搞糊涂了,2016年版的《成都市街道详图》有几处小小的错误:将花圃北路错标为花园北路,将城隍东巷误写成花圃路,花圃路南二巷和城隍庙南二巷没有标注街名,而花圃路南一巷和城隍庙南一巷则消失了。我又仔细看了看2017年版和2018年版的《成都市区地图详图》,错误依旧。

看来,这一带的街道确实有些复杂。

“夜明珠”承担了特殊的快递业务

在我的记忆里,城隍庙电子市场的起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河边路旁自发地出现一些地摊,有的是直接铺在地上,有的放在折叠式钢丝床上,主要卖电器元件生活资料一类的物品,大多是些旧货。再后来,出现了音像制品和家用音响。慢慢发展,各种电器和电子设备成为主角。我曾经在这里买过磁带、光碟、工具箱、电灯泡、电源插座、手电筒、望远镜、电风扇、灭蚊灯、电子点火器、车用电子狗等,足见市场商品种类之繁杂。

上世纪90年代初,外地商家到了火车北站或城北汽车站,总喜欢坐一种叫“夜明珠”的出租车,直接到城隍庙电子市场采购商品。慢慢的,一些老板就长期包租“夜明珠”,让出租车驾驶员到车站接人、到店铺取送东西。再后来发展专线业务,让这些驾驶员帮忙跑绵阳长虹厂等远地方。这样,既给商家提供了更多方便,又让出租车驾驶员挣到更多的票子。

喧嚣外隐藏着另一份静谧

城隍庙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喧嚣与烦乱之外,它还有另外一面。

这里有一所人民北路小学,是整个北门金牛区范围内最好的公办小学。儿子在这里读了6年书,度过了人生最愉快的童年时光。附近,还有一个花圃路小学,以武术特长闻名。现在,两个学校都叫人民北路小学,一个是东区,一个是西区。

在嘈杂的市场里,居然有一家超凡脱俗的书店,主要销售建筑类专业书籍。显然,客服对象不是针对电器市场老板和顾客们。这附近有几家建筑设计院、一家勘察设计院和一家建筑科研院。我过去爱在这里买书、看书。现在,书店消失,变成一个大体量的建筑工地。我想,工地上的施工技术人员里,也许有人当时就是这建筑书店的常客吧。

熙熙攘攘的市场里,藏有羽毛球馆、保龄球馆、游泳池、武术训练中心,共同构成了城北体育公园。成都人习惯称这一带为城北花圃。1949年前,这里是一片坟地,1965年政府建起了育苗养花的基地,后来陆续修建了棋园茶社,增添了体育设施。1970年划归体委,改名城北体育公园。

儿子在这里的业余体校练了10年的太极拳。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屁孩已经长成大小伙子,42式太极拳的套路依旧没有忘记。高中时的他,常常在学校的操场上登台领拳;在大学的校园里,他已是一位业余太极拳教练了,武术带给他快乐与自信。

“北庙子”与红庙子齐名的股市

每天清晨,河边的茶园里,老人们遛鸟、喝茶、看报、下棋,鸟语花香,如世外桃源。闲谈中,一桌人提起了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与红庙子齐名、号称“北庙子”的街头股市,热闹非凡的疯狂场景恍若隔世。

我一家三口,对城隍庙一带的印象各不相同。每次放学回家,都如同突破重围,要经受路边小商小贩的各种诱惑与考验,这是儿子童年记忆里的城隍庙。老婆说,城隍庙缺乏情调。而我却有些喜欢城隍庙。在我的心里,它如同自然生长的一片园子,里面有各种植物花草、昆虫飞鸟,它比那些精心打理的园林更让我痴迷与向往,其中充满未知、奇遇和许多秘密,让单调的生活有些快乐的色彩,衍生出些津津有味的话题。

现在,几乎看不到老城隍庙的踪影了。在城隍庙南一巷靠近沙河排洪水闸的位置,有一块巨大的红砂石,上面有城隍庙的历史介绍。在沙河排洪道的河堤内侧,刻有几组老成都题材的浅浮雕。

城市的变化总是会超出人们的预想,“北改”会让这座城市的北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不知城隍庙电子市场又会变成什么有趣的模样。

现在的一切又将会成为历史的一页,如同百年前的老城隍庙在我们心里的记忆。

其实,城隍庙变身记涉及一个带学术性的话题——庙市的形成。上海城隍庙和成都县城隍庙有许多相似之处。过去的城隍庙的经济收入主要靠摊相、经忏、卖经、立位、普堂、香钱、乐助、灯油等。除宗教节日和风俗庆典外,每天下午几乎都有集市。道理很简单,既然人气旺有钱赚,生意为什么不天天做呢?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