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时3人捐献器官12人重获新生
作者:笑笑 栏目:新闻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9-04-30 11:17
本报记者 张冰清通讯员 方序 周昀洁 童小仙 朱俊俊
4月2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综合ICU,38岁的龚先生安详地躺着,接受器官捐献医学评估。这次,他达到了捐献标准,实现了他以及亲人最后的心愿:为需要的患者捐献多个器官。
同一天,浙大二院还有两位患者宣告脑死亡。
当晚,浙大二院王伟林教授肝脏移植团队和医院各大移植团队,临时决定在同一天进行这3位捐献者和12位受捐者的器官移植手术。
4月28日,15小时,一心二肺三肝六肾共十二大器官移植全部顺利完成,12位危重患者重获新生。
另外,还有6只角膜由浙大二院眼科团队保存,它们将让至少六人重见光明。
一个多月前,龚大伯遭受了人生最大的打击:38岁的二儿子骑电动车下班时不幸发生车祸,颅脑严重损伤,生命垂危。
经过浙大二院综合ICU的全力抢救与治疗,生命的曙光还是没有出现。
龚大伯一家是湖南人,村里贫困,3个儿子都赴外打工。得知二儿子救治无望,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捐献器官。
“我知道我儿子治不好了,他的器官若能捐献给别人,能救更多人。”龚大伯穿着一件洗得干干净净的军绿外套,抹着眼泪说,“我做了50多年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务。”
没有任何争执,龚大伯的提议得到了全家一致的支持。协调员说,她见证过上千例器官捐献,这样顺利的捐献实属少见。
“我二哥一辈子勤俭,好东西都舍不得买,也舍不得吃好的,他还没有结婚,真没想到……”三弟哽咽了,“我们三兄弟感情一直很好,家里穷,打小我们就约定,一辈子相互扶持、帮助”。
“但凡有一丝希望,我们都想救回他,现在知道他回不来了,我们想把他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这样我弟弟也能以另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他还在,我们的挂念就还有去处。”龚先生的大哥泣不成声。
虽然全家很早就表达了捐献的意愿,但龚先生的状况一直没有达到捐献标准。直到最近,他的病情突然恶化,经过浙大二院团队评估,达到了DCD(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标准。
真正告别的时刻到了。龚大伯还是流露出了巨大的不舍,他说,“待会儿送手术前,能不能让我再跟儿子告个别?”
与此同时,医院还有两个家庭也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伤里,但最后他们都同意并都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
8:30
第一个捐献者被推入手术室
9:20
第二个捐献者被推入手术室
15:20
第三个捐献者被推入手术室
12:00
双肺移植开始,回病房20:20
9:30
心脏移植开始,回监护室17:00
13:10
肾移植开始,回监护室17:00
10:00
肝移植开始,回监护室17:00
王伟林教授肝脏移植团队
肖家全教授肾脏移植团队
董爱强教授心脏移植团队
吴明教授肺移植团队
4月28日上午8点到晚上23点,浙大二院100余位医护人员通力配合,完成了一心二肺三肝六肾共十二大器官移植。
壹
老张(化名)的爱人正在手术家属等待区焦急地等待。两年前,老张查出肝癌伴发严重的肝硬化,两年来,经过各种治疗,病情无法控制。王伟林教授团队通过MDT讨论,拟定了肝脏移植的治疗方案。
老张爱人红着眼说:“已经两年了,这次我们能幸运等到肝源,也算是最后一搏,真的感恩捐献人一家,唯有给他们内心的祝福。在这么好的专家,这么好的团队主持下,相信我们老张一定会成功!”爱的力量感动着一家人,老张儿子动情地说:“我们真的感受到社会上的善良和大爱,我们也愿意将这样的爱传承下来,为器官捐献事业多做点事情。”
贰
李老(化名)的女儿也正专心致志地盯着手术进程显示屏。两年前李老出现爬楼梯气喘得厉害,一直在当地治疗,20天前为装起搏器辗转来到医院。董爱强主任带领的心脏移植团队判断李老的心脏已经超负荷运转良久,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心脏移植。随后李老一家便在家等待心源。
李老的女儿坦言:“没想到这么快便等到捐献者,一来感谢医生,二来真的感谢捐献者。没等到供体便逝去的也不在少数,所以真的非常感恩。”
叁
呼吸对于黄月娥(化名)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肺纤维化使得她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难以描述的痛苦,肺移植是她唯一的出路。为了等待肺源,黄月娥已在监护室等待多月,靠着呼吸机和镇静剂维持生命。尽管医生做了很大的努力,肺纤维化进程还是在不断加快,每一天,一分,一秒对她来说更是炼狱般的煎熬。此次的肺移植,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肆
章阿姨(化名)的亲人也在等待区翘首以盼。章阿姨7年前生活中出现乏力、高血压、视力模糊,检查发现肌酐明显升高,考虑慢性肾病、尿毒症,当时行腹透治疗,后复查期间血肌酐慢慢升高,血糖也升高了。去年章阿姨因为腹透效果不佳开始用血透治疗。腹透血透深深地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肾移植才能彻底根治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