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座城市的40年浓缩进1864个物件聚焦在518个瞬间
作者:柳暮雪 栏目:新闻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9-01-10 22:32
1月3日,“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展览在成都博物馆闭幕。本次展览中的所有展品均是从社会各界筹集而来,包括家庭旧物、工作纪念、个人收藏等等。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成都人的各式票证,到80年代四川的老式家电,再到90年代成都街头的“火巴耳朵”(偏三轮)……涓滴记忆汇集成时代的长河,展现了40年来四川城市的变迁和百姓生活的变革。
聂勇46岁 他是“老成都的收藏者”
本次展出的1860多件实物展品中,有近60件为一人所贡献。这位慷慨的借展人名叫聂勇,今年46岁。他称自己为“老成都的收藏者”。聂勇是地道成都人,聂氏家族在成都的居住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以上。整个家族对这座城市深切的感情,对聂勇的影响非常大。聂勇最初的收藏冲动来自于父亲对音响设备的热爱。上世纪70年代,一台收音机高达数百元,对于月工资仅几十块钱的普通人来说,还属于高档设备。1978年,聂勇的父亲出差到广州,花156元买回一台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从此,这台收音机和单田芳的评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一起,构成了聂勇童年记忆的一座灯塔。2000年左右,进入而立之年的聂勇,怀念起儿时的美好时光,开始将家中尘封的记忆打开。从父亲七八十年代购买的电子管收音机、“饭盒”录音机、高级双卡收录机,到90年代末自己组装的落地音箱,再延伸到电视机、洗衣机等旧家电,聂勇对老物件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十多年来,聂勇的老物件收藏,已多达上千件,时间跨度上接民国,下跨整个改革开放年代。但聂勇并不是什么都收,他的原则就是“一定要是成都记忆”。80年代成都本地产的海洋牌洗衣机、双燕冰箱、效力多牙膏、芙蓉肥皂……“这都是以前成都的几朵金花。”聂勇一开始从家族中收集到不少老成都的旧物,后来又扩展到旧货市场。北东街鸡汤抄手的老招牌,就是他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常去这家“接地气”的老馆子,来碗热腾腾的抄手。随着城市改造,馆子也不知去向,“在旧货市场偶然看见,一下就唤起我的记忆”。
李豫龙61岁 他是“时代的摄影师”
61岁的李豫龙是本次展览中,贡献展品最跨界的借展人。衣、食、住、行每个单元都有他的作品。他是一名摄龄30余年的老摄影师。他说,没有这个时代,就没有他的摄影梦。上世纪70年代,李豫龙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到了农村而后又当了兵,直到1980年才复员回到成都,成为一个机关单位的保卫员。在此期间,由于工作需要拍照取证,李豫龙接触到了摄影,并一发不可收拾。1990年代初,李豫龙辛苦攒下2000多块钱,买了一台专业照相机,还认认真真地报了摄影函授课程。每逢业余,李豫龙就跟着摄影沙龙的一帮朋友搞创作。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文艺界思想大解放,掀起一股追求“真实”的风潮。与社会能够产生共鸣的报告文学、现实主义美术、电视纪录片还有纪实摄影都大为活跃。这股风潮一直吹到90年代,影响到李豫龙对人文和纪实摄影一生的兴趣。1992年底,李豫龙在成都郊区苏坡乡拍摄了一组竹编老手工艺人的照片,投到了《四川科技报》,竟被选用刊登。这大大鼓舞了李豫龙。而且借由这个机会,李豫龙还学会了采访和撰写新闻图片说明。此后李豫龙还为一家行业报社拍摄了一段时间新闻照片,他有了成为职业摄影师的野心。1994年,李豫龙在机关单位呆了14年后,有了转正成为公务员的机会。他犹豫了数个月,结果在亲友一致的反对声中,决定辞去福利优厚的机关工作,投身新闻摄影。从1995年至2016年,李豫龙在报社做了21年摄影记者,用摄影镜头见证了成都的发展变化和四川百姓的生活变革。李豫龙反复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他不可能学上摄影,更不可能有勇气走出体制,圆自己的摄影梦。如今退休了,他开始走上讲台,为摄影爱好者传授他的经验和知识,用自己的行动反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