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国首都的内在要求
作者:苏婉蓉 栏目:新闻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8-07-24 12:59
建设大国首都的内在要求
尹德挺 营立成
在新时代,北京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如何发挥好表率作用,在各方面工作中体现代表性和指向性,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是我们亟须回答的“新时代之问”。
古语云:“建首善自京师始”,这表明“首善”是首都的应有之义。城市理论认为,城市之“善”意味着对城市设计与风貌的严格标准,意味着对城市精神与活力的培育保护,意味着对市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热切回应,而“首善”是“善”的最高标准和最高要求。
对新时代的北京而言,“首善”就是坚持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首善之业、创首善之城、谋首善之治、布首善之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首善标准”为要求,是把握首都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相适应的大国首都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立首善之业,在“减”与“增”的协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要在新时代谋求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立足首都的本质特征,勇于“立首善之业”,以首都首善的要求梳理自身功能定位,有“舍”有“得”,在“减”与“增”的辩证关系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减”是减量、减负、减重,是以首都功能为准绳的产业功能取舍。“增”是增效、增质、增绿,是在减量的基础上做到提升,立足创新实现发展。只有协调好“减”与“增”的辩证关系,才能去得了繁芜负担,立得住首善之业,从而推动新时代北京的减量发展、升级发展与创新发展。
创首善之城,在“表”与“里”的统一中营造首都风貌
风貌、风韵、风范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其魅力所在。纽约、巴黎、伦敦等国际名城无一不以独特的景观、充沛的活力和多彩的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理应在城市空间营造、城市文化传承、创新创意引领等方面居于领先地位,成为软件与硬件相和谐、“表”与“里”相统一的“首善之城”。“表”与“里”都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是外显,是城市的表征与形象,“里”是内核,是城市文化、活力与体验。在城市营造中实现“表”与“里”的统一,全面提升城市风貌品质,是在新时代创首善之城的应有之义,也是北京营造大国首都、建设世界一流名城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谋首善之治,在“精”与“全”的整合中优化城市治理
城市的“善治”是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城市治理的水平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对于北京而言,提升治理技术水平,谋首善之治,满足市民的切实需求既是城市的责任,更是首都的担当。在新时代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关键在于把握好“精”与“全”的关系,并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实现整合。所谓“精”是指“精细”,是以绣花针的功夫、钉钉子的精神,实现治理的制度化、细致化、个性化;所谓“全”是全面均衡,是治理的系统化、协调化、整合化,是以“谋全局”的智慧促成首都治理格局的全面提升。
布首善之局,在“核”与“翼”的辩证中促进区域协同
从城市发展的规律看,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有效组织形式。因此,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布首善之局是新时代北京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北京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区域协同水平,就必须处理好“核”与“翼”的辩证关系。“核”是“一核”,即包括东城、西城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是承载政治、文化与国际交往使命的首都窗口。“翼”即“两翼”,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是集中实现功能承接、推动首都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区域。“核”与“翼”共同决定了北京发展的空间纵深与辐射带动效力。总之,“布首善之局”要求协调好“核”与“翼”的辩证关系,不局限于北京一地,做到“跳出北京看北京”,将京津冀的城市群发展纳入到首都圈布局之中,从而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整合发展。
未来的北京要以时代要求为契机,以历史使命为动力,以全国表率为担当,以国际之都为视野,在深刻把握“舍”与“得”的基础上,推动城市发展、营造、治理与布局的“四位一体”,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