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变与不变组图
作者:安靖 栏目:新闻 来源:中华网 发布时间:2018-07-05 08:36
拼版照片:左图为当年深圳新建的联检大楼(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卢炳辉摄);右图为2018年6月12日无人机拍摄的罗湖口岸联检大楼片区(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性大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里,一代代新华社记者和摄影爱好者通过镜头记录下深圳发展的一个个瞬间。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用照片将当年的小渔村与如今的大都市进行对比,看看深圳这座城市近40年的变与不变。
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旅客经过深圳罗湖口岸(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陈小波摄);下图为2018年4月6日,在深圳湾口岸出境大厅,机器人在自助查验通道前对旅客进行提示(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工人在深圳华利电子有限公司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工作(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李长永摄);下图为2018年6月13日,工作人员在柔宇科技首条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巡检设备状态(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位于深圳南头半岛上的南油开发区(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张肄文摄);下图为2018年6月20日拍摄的原南油开发区(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在深圳打工的外地务工者在火车站候车,准备回家探亲(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潘家珉摄);下图为2015年4月18日,在深圳举行的第1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两位外籍应聘者查看职位情况(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深圳渔民村退休老人在庭院里侍弄花木(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潘家珉摄);下图为2017年9月7日,渔民村的居民在社区文化广场排练舞蹈(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建筑工人在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工地工作(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陈学思摄);下图为2017年2月14日无人机拍摄的深圳夜景(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渔民村(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下图为2018年3月26日无人机拍摄的渔民村(画面前面的高楼,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渔民村坐落于深圳河畔,从上世纪70年代水草飘零的渔船人家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个“万元户村”,如今已经变成加载高科技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现代社区。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位于深圳蛇口工业区的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厂房外景(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李长永摄);下图为2018年6月20日拍摄的原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厂房(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这些厂房已经被打造成为南海意库创意产业园,里面汇聚了咖啡馆、服装店、设计工作室等文创项目。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深圳文锦渡客运口岸车站停车场(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池兴旭摄);下图为2018年6月12日拍摄的深圳文锦渡口岸旅检大楼(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如今该口岸是以供港鲜活产品过境为特点的公路客、货运综合性公路口岸,是供港鲜活产品的重要通道。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深圳蛇口工业区办公大厦(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徐佑珠摄);下图为2015年2月24日,一名男子走过深圳蛇口时间广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牌(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工人在位于深圳大鹏湾的一家染厂工作(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杨绍明摄);下图为2017年7月13日,工作人员在国家基因库操作基因测序仪(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建设于大鹏湾畔的深圳国家基因库于2011年由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批复,2016年9月22日正式开业。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工人在深圳蛇口工业区一家服装生产企业车间工作(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段文华摄);下图为2015年3月28日,独立服装品牌“Mansion鲁遇”创始人鲁遇(右)在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工作室内查看模特试穿新款服装(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深圳从服装代工基地转型为服装品牌聚集地,成为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本。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