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所在地的脱贫之路
作者:李陈默 栏目:新闻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7-08-31 16:11
中新网昆明8月31日电 (陈静)31日一大早,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哈尼族青年普省木便忙个不停,刚把客栈游客的早餐张罗完,又着手准备下午的长街宴。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村民的生活也跟着越来越好。
元阳县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它与哈尼梯田所在的其他三县金平、绿春、红河同为贫困县,曾面临着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劳动力流失等难题。但随着2013年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这些困境正逐渐扭转。
今年30岁的普省木因为父亲早逝,13岁就外出打工,曾做过建筑工程、经营小饭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普省木听说家乡游客成倍增加,政府大力扶持农业,便回乡经营客栈和农家乐。如今普省木的4家客栈有60余间客房,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旅游旺季入住率很高,“在家乡就能有很好的收入,我就不用出去打工啦!”
元阳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保护和科学开发梯田;梯田周边无工业无污染的优势条件,使梯田米、梯田鱼、梯田鸭等农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宝华表示,当地政府鼓励农民采取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水田种稻的基础上养殖鱼、鸭,可将亩产值由原来的2000元(人民币,下同)提升至1万元,成为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
如今,元阳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3年的4045元提高到2016年的7131元。红河州世界遗产管理局副局长张洪康表示,过去绝大多数哈尼族青年选择外出打工。近年来,回乡就业、创业的青年已渐成规模。
但目前,梯田米、鱼、鸭产业仍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当地企业精深加工能力差,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弱;梯田旅游业也仍以观光为主,产品单一、季节性强。如何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是关键。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建议,当地政府可根据资源基础、自然条件与产业环境,将哈尼梯田地区划分为梯田产业发展区、生态生物产业发展区、热区特色产业发展区,打造公共品牌,升级产业结构;同时,消除“哈尼梯田就是元阳梯田”、“最好的观赏季节是11月—4月”的误解,申报“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