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促农村电商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作者:张璠 栏目:新闻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5-24 08:59
政策解读
本报记者 王丽娟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于近日联合发布了 《关于开展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了今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发展目标,即2017年要在全国培育一批能够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县,示范地区电商服务站点行政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覆盖率均达到50%左右,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电商培训人数3000人次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程郁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家开展综合示范县非常有意义,其原则是向贫困县倾斜,这对贫困县解决农产品上行通道非常重要,确实能对当地老百姓增收发挥很大作用。
社会资本成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力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随着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直接推动农村电商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4%。农村网店超过800万家,占全网25.8%,带动就业超过2000万人。而且在覆盖面上,各大电商平台建设的农村站点覆盖的行政村约计40万个,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程郁认为,近年来,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很大。电商进入农村之后,对农产品的流通起到了促进作用,扩展了农产品的功能,特别是很多地方建立了地方产业园,与农村电商融合在一起,带动了不少农民回乡创业,对当地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对农村电商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方面,《通知》提出了四方面重点:一是聚焦农村产品上行。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农村产品上行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二是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建设改造。三是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四是示范县要充分利用县域内现有各类产业园区、闲置厂房与商业化电商平台,最大限度利用社会化资源,避免盲目建设电商产业园区和资源浪费。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也鼓励各地优先采取股权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支持方式,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
事实上,在物流、金融和基建方面,民间企业已经在政府的支持下有所建树,如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从服务站解决物流痛点,苏宁通过1600多家直营店,打通农村市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对此,程郁表示,电子商务进农村非常需要社会资本来进入。比如物流方面,尽管当地政府可以建一些冷藏仓库,但是物流运输还是应该以企业化运作为主。不过,程郁说,现在中央支持农村电商的财政资金运用所受限制较多,在运用上欠灵活。因此,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运用创新模式,将资金的使用面拓宽,如采取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来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
打通农村产品上行通道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产品上行逐渐成为重点。《通知》在总体思路里提出,“要进一步打牢农村产品‘上行’基础”;在基本原则中强调,“要强化服务,聚焦上行”。
程郁认为,以前农村电商强调的是工业产品下乡,主要是为了丰富农民的生活,方便农民买东西。但现在看来,农产品上行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不过,程郁表示,由于我国农产品上行起步较晚,目前所遇到的问题还很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标准化较低。这是由于农产品自身的限制,大部分都属于生鲜类,再加上过去农业产值比较低,对产前产后的处理重视程度也不够,特别是分级、分类、初加工等方面都很欠缺。这些都导致农产品的等级很低,因而不符合对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电商的要求,使农产品上行发展受到了限制。
二是物流不畅。虽然现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县里基本都有公路,但还没有完全做到村村通公路,再加上物流成本还比较高,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抑制了销售。
三是保鲜问题尚未解决。目前我国的物流以传统物流为主,还做不到全程冷鲜保存。如果不能全程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会造成农产品的质量问题,致使农产品的消费者体验很差,影响了其销售。
尽管如此,程郁强调,以上这些情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有所改善,如京东、顺风等几家大的电商和物流平台在冷链物流方面投入较大,使一些地区和一些产品的冷鲜保存有了明显改善。
但由于冷链物流投资比较大,程郁建议,政府还应该多加大支持。此外,她表示,还需要政策继续推动的方面还很多,比如基于农产品的特性,集中上市的时候会使物流爆满,价格也会上涨,但过了这段时间以后,物流的闲置现象较严重。因此,地方政府最好能建设一个大的平台进行物流管理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