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新闻

广安区“农”墨重彩的亮丽成绩单

作者:李陈默    栏目:新闻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3-27 09:46

前不久,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广安区斩获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两项殊荣,成为我省唯一获得两个全省先进的区县,广安区还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

两个全省三农先进从何而得?2016年,广安区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一园五区两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思路,克难攻坚,奋起赶超,取得了较好成效。

落实党政同责,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

广安区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人大、政协联系配合的“三农”工作领导机制。

全年召开涉农的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及专题办公会、现场推进会16次,涉及脱贫攻坚的常委会12次、专题会10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16次、村以上干部参加的千人大会6次。区委区政府出台推进“三农”工作发展的文件21个,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月均深入农村调研12天以上。所有区级领导均落实了联系乡镇,并明确为所联系乡镇的“三农”责任领导,所有区级部门、驻区单位均落实了帮扶乡镇、村。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区委书记和区长、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责任,制定《广安区农民增收工作考核办法》,将农民增收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实行末位约谈制和述职制,已约谈3个单位6名领导。

聚焦脱贫攻坚,“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效前所未有

作为脱贫攻坚摘帽县,广安区按照“树旗帜、立标杆”的要求,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区“三农”工作,突出“产村相融、农旅结合”发展理念,制定了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园五区两线”现代农业发展思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脱贫目标,统筹“五个一批”,扎实开展“九大行动”。

围绕龙安柚、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和柠檬、核桃两大潜力产业以及杨梅、白市柚、花椒、大蒜等多种特色效益农业的“4+2+N”产业格局,按照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过程标准化、产品营销品牌化、创新机制组织化的“四化”模式,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建成龙安柚基地24.5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基地26万亩、绿色蔬菜基地16万亩,建成投资2.5亿元的10万头生猪养殖场1个。建成勇敢、群策、白阳等幸福美丽新村77个、扶贫新村37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753户10694人、“四改三建”4723户,新建农村廉租房530余套,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精心打造了龙安大云山等一批乡村旅游景区,大龙乡果坝村被农业部评为美丽乡村,悦来镇、龙安勇敢村、大龙光明村、苏溪山泉村创建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镇、村,广安区成为“四川省首批旅游十强县”。

整合各种资源,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前所未有

“三农”工作投入大,单打一只会事倍功半。为此,广安区整合人力、财力、政策等多种资源,倾力服务“三农”;注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资源大统筹。

将新增财力90%以上投入脱贫攻坚,80%以上项目资金投入贫困地区,今年共统筹整合投入各类资金7亿元,全部用于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撬动金融信贷助力脱贫攻坚,成功争取5.4亿元专项贷款,用于改善农村薄弱学校,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发放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27亿元,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创新开展“百企联百村”、电商扶贫等十大行动,引领社会捐款捐物价值7200余万元,形成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社会、群众多元投入格局。28名区级领导、103个帮扶单位、136个驻村工作组定点帮扶贫困村,1万余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贫困户,精准帮扶到户到人。

着力农村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带来的红利前所未有

改革出活力,创新添动力。广安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纵深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快速推进农村土地、林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小型水利工程等农村产权多权同确,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农业、林业创新颁发土地、林地产权流转经营权证。

全区流转土地11.07万亩,流转率25.89%。深化金融服务“三农”机制创新,建立区、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行网上交易,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和党员信用快贷试点,以土地、林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753万元,农村产权实现“本本变本钱”“资源变资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围绕全市“111”工程建设“布点、连线、成片”发展部署,打破乡村辖区界线,高标准规划建设涵盖龙安、崇望、彭家等8个乡镇40个村,面积70平方公里的“111”工程示范区,成为全区现代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样本标杆。在“111”工程示范区辐射带动下,全区“三农”工作形成了抓点连线扩面,梯次滚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区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4户,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36户、家庭农场36个,带动农户5.1万户,年生产总值达1.68亿元,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小平家乡特色农产品品牌。各村形成1-2个长效产业,实现有稳定集体经济收入,2016年摘帽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人均10.93元。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