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常态化”监管为民资亮绿灯
作者:李陈默 栏目:新闻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6-06-18 12:11
    民营银行进入常态化发展,民间资本进军银行业又将迈上一个新台阶。6月15日,银监会城市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12家拟设立民营银行已进入论证阶段,其中重庆富民银行和四川希望银行获批筹建。
    此外,银监会表示,目前民间资本在进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和非银金融机构均呈现加速态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并在促进服务实体经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审批提速
    2014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开展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工作;2014年3月,银监会公布首批5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试点名单,正式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工作;2014年9月底,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部获准筹建;至2015年5月末,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部开业。
    至今5家民营银行开业已满周年,为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趟出了一条大道”。上述银监会城市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了一年时间,试点民营银行的发展趋势较好,民营银行由试点设立进入常态化发展,将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不一哄而起”的原则推进设立工作,提升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以及“双创”的服务质效。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试点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959.4亿元,较年初增长165.1亿元,增幅20.8%;其中各项贷款余额356.5亿元,较年初增加120.5亿元,增幅51%。各项存款余额222.5亿元,较年初增长23.1亿元,增幅11.6%。
    据了解,在民营银行设立期,监管层会对银行的成立会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尽职调查、论证和会商四个步骤。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不一哄而起”的原则,监管倾向于今年内能够多批筹一些民营银行。
    除了民营银行的设立之外,民间资本在进入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在股份制银行股权结构中,民间资本的占比已经从2011年的38.7%提升至2016年3月的45.9%,其中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的民间资本占比分别高达98.3%和96.9%;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民间资本在城商行总股本中已超过一半,对城商行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对民间资本进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目前政策已经实现了投资种类全覆盖和地域无限制,不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股权全部由民间资本持有。截至2016年3月末,民间资本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股权平均占比接近九成;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权平均占比超过七成。
    此外,截至3月末,民间资本入股信托公司32家,平均持股比例42.3%,其中民间资本控股信托公司13家;外资机构入股信托公司10家。民间资本控股或参股的非银金融机构(信托除外)共开业78家,占对应非银行金融机构总数的25%。
    “银监会一直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多元化,支持各种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进入。目前非银金融机构的设立审批属于常态化准入事项。”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徐春武表示,现实情况和政策的初衷基本一致。
    资本平等
    对于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一系列动作,监管层在逐渐营造一种“资本平等”的政策环境,也就是“不歧视民间资本”。
    银监会政研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银监会高度重视促进民间投资工作,稳步推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监管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过程中,相继大大小小的配套政策多达10多项,且在执行和落实中不遗余力。
    近年来,无论是银监会的年中会议还是年终总结,银行业引进民间资本都是一项重要议程被反复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银监会印发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表示了支持民间资本与其他资本按同等条件进入银行业,要求各级银行监督管理机构在市场准入实际工作中,不得单独针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设置限制条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增资扩股、股权改造、并购重组等过程中为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创造公平竞争条件。
    对于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风险问题,上述银监会城市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可控范围内”。据介绍,虽然部分城商行民间资本占比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但是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是按照普适原则执行的,这也是国际通行惯例。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之后,对银行的治理和经营可能更为敏感,这无疑能有效促进银行治理。与此同时,监管层也会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类型和特点的不同,对风险实行有效的监控。
    “在民间资本涌入银行业之后,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果已经能够体现出来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金融机构的产品已经在不断地丰富中。”上述银监会城市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