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互联

发力供给侧,这里的农民不用外出打工了

作者:安靖    栏目:互联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3-11 14:26

新华社成都3月11日电 题:发力供给侧,这里的农民不用外出打工了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高蕾、童方

“用什么技术让种出来的果子更好吃?明年还可以把丑柑卖到哪里去?”3月8日晚,四川蒲江县朝阳湖镇三湖丑柑专业合作社的活动板房里,一场讨论正在热烈地进行。

朝阳湖镇镇长吕文告诉记者:“这几年,我们镇大规模种植蒲江丑柑,不断改进品种,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已经尝到了甜头。这不,这片林子的‘不知火’丑柑已被新加坡客商订购了。”

在吕文看来,能让小山村里的水果漂洋过海,得益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丑柑变身“黄金王子”

近年来,蒲江县加强“品种领先、品质保障、品牌引领”的“三品”策略,在全县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业基地,全面使用有机肥料,25万亩耕地整体提升质量。目前全县绿色、有机、无公害和GAP认证基地61个,认证面积14万亩。

在朝阳湖镇,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3000余亩有机丑柑种植观光园已蔚然成林。正值丑柑挂果成熟时期,记者看到,包装在白色袋子中的累累果实,将枝条压弯了腰。不远处的山头,有些果树被修剪了树枝,正在等待嫁接,孕育新的品种。

由于看中产业前景,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将为三湖丑柑专业合作社投入5000余万元,全面采用水肥一体滴灌等新型技术,加强绿色农产品供给。“技术改造后,原来大水漫灌过度施肥的情况会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再加上远程监控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我们的丑柑将彻底变身‘黄金王子’,卖到新加坡一斤要15块钱呢。”吕文说。

蒲江县农林局有机办主任杨敏感叹道:“现在农民们嘴里的新词可多了。很多人天天晚上开会,研究如何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

返乡就业,奏起家门口的“致富二重奏”

在西来镇大田村村民姚秀容看来,农民们得到了实惠,积极性自然就高。姚秀荣家有9亩柑橘地,种的是“春见”和“不知火”两个品种的丑柑。一年来,仅这一项就能净赚10多万元。“我们家还养了几头猪,承包了十来亩猕猴桃园。去年家里进账近40万元,日子能不红火吗?”姚秀容说。

蒲江地势以丘陵为主,年平均气温16.3℃,全县因地制宜,形成茶叶、柑橘、猕猴桃三大种植区域,其中种植柑橘20万亩,种植猕猴桃10万亩。依靠丑柑和猕猴桃,农民们奏响了家门口的“致富二重奏”。

在蒲江水果现代物流中心,记者看到正在分拣包装水果的李桂群。李桂群家住复兴乡三义村,曾经多年在攀枝花打工的她,今年决定返乡就业:“现在家里5亩地都种上了猕猴桃,我还当上了物流中心的‘工头’呢。”

“我们蒲江的猕猴桃名叫‘金艳’,在全国都很少有地方种植。这种猕猴桃是黄瓤的,果肉晶莹剔透,听说在欧洲一颗能卖一欧元呢。”说起自己家乡的特产,李桂群打开了话匣子,“不过听村里人说,‘东红’品种的猕猴桃在国内行情更好,一亩能产3000斤,每斤能卖7块钱,这样我家5亩地就有可能挣10万块钱呢,我打算试试。”

除了农忙月份,其余时间蒲江果农也不闲着。“我招呼姐妹们来物流中心包装水果,一天收入100块钱;家里男人们干摘果和搬运这种力气活,每天能挣四五百块钱。一年下来,靠这些工作也能赚两三万块钱。再加上种水果挣的钱,每年怎么也能赚个十几万元。”李桂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新农人”的新生活

上班穿工装,下班开小车。相比远离家乡务工讨生活,李桂群更满意现在“新农人”的生活状态:“收入不比打工少,还可以照顾家。”

富起来的农民还有了新追求——争当爱农业、懂技术、擅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如果当选,不仅有更多新技术培训机会,还能在购买农机时获得更大比例的补贴,谁不想当呢。”吕文说。目前,全县已有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1000多人。

尽管现在蒲江的种植业红红火火,但10年前,这里的水果也曾出现卖难。“在生产端,我们鼓励农民改良水果品种,派出专家帮他们提高种植技术;在销售端,我们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培育了多个产地市场,发展了多家农产品电商。同时,打造‘成佳茶乡’‘橘子红了’‘猕猴桃小镇’等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带,延长农业增收产业链。”杨敏说。

在蒲江县就业局副局长潘正荣看来,2016年,蒲江全县返乡农民工15522人,其中近七成农民工选择返乡务农,这和蒲江县柑橘猕猴桃等产业增收效果有很大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家里买了汽车,不少人还在城里买了大房子,‘新农人’不比‘农民工’差。”潘正荣说。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