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关注

中国减贫路上的传统手工艺人:工匠精神雕琢幸福生活

作者:叶知秋    栏目:关注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6-01 12:32

中新社云南大理6月1日电 题:中国减贫路上的传统手工艺人:工匠精神雕琢幸福生活

中新社记者 张丹

火草是中国西南地区箐沟和山坡上常见的草本植物,6月正是其最繁茂的季节。“我们的祖先用火草搓成线织布,傈僳族传统服饰都是火草布制作的。”萂村傈僳族村民罗富花坐在自家的民族工艺展示厅里,一边搓线一边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她准备大规模发展的“民族瑰宝”。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大营镇萂村的傈僳族民众世代居住在大山上,以种植玉米为主,生活清贫。2015年,萂村成为中国第一批旅游扶贫试点村,罗富花在政府的扶持下开起了农家乐,并设专区展示火草布纺织。

“最初只摆了一台织布机,单纯想展示下民族文化,没想到感兴趣的游客很多。”由于靠近佛教圣地鸡足山,罗富花家的农家乐生意十分红火,“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还有很多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我都想学英语了”,罗富花说。

随着客流量增大,价格近千元(人民币,下同)一米的火草布也开始走俏。“火草布制作工序多,制一件成衣要花几个月。但一套传统女装,曾有客人给出6000元的价格。”这让罗富花有了规模化发展的念头。

“我想把村里有空闲的傈僳族妇女组织起来,一起发展火草布产业。”今年初,与家人反复商议后,罗富花贷款成立了公司,并把原有的一间展示厅扩展成了两层楼的小厂房。

“目前还在筹备阶段,我们打算开发价格适中的火草布系列产品,并拓展游客群体以外的销路。”对下一步发展,罗富花已有了思路。

“传统手工艺是脱贫攻坚中的重要资源,若能与市场接轨,规模化发展,将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宾川县委书记岳黎松表示,政府一方面要努力做好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要为其提供平台,寻找进入市场的切入点。

位于宾川县西北的佛教圣地鸡足山,山上的100余座寺庙近年来相继开始修缮。李志军这两年都在鸡足山上的寺庙里做泥塑,每天收入120元。35公里外,父母在家乡大营镇排营村盖起了新房。

“我和他爸身体都有残疾,干不了重活,生活一直很苦。”李志军的妈妈李玉梅说,长久以来,一家三口靠着1.6亩田和政府低保过活。大营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9户1113人,李志军家是其中之一。直至李志军学艺有成,家里的生活逐渐有了改观。

2007年,16岁的李志军不忍父母为生活所累,跟随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兴成学习泥塑。

李兴成出生于排营村一个工艺世家,主要从事民族建筑、泥塑和彩绘。“我家四代都是手艺人,收入一直不高,但随着近年来古建筑保护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这门手艺吃香了。”渐渐地,李兴成从单打独斗到组队办厂,技师和学徒多时达400余人,工程遍布西南各省市,以及缅甸、美国。

近年来,中国官方多方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技艺传承,对老艺人实行“带徒传艺奖”,对年轻人实行“学徒有成奖”,鼓励传承活动进校园。同时促进有条件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带动一方民众致富。“云南省每年都选送民间艺人免费进入高校进修。”李兴成说,他目前就在云南省艺术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分别学习泥塑和民族建筑。

“穷过的人”李兴成在大理州多地举办技术培训,免费招收贫困户学艺、就业,希望学手艺能改变他们贫穷的命运。“技艺高超的泥塑技师月工资可达几万元,即使是一般的手艺,每月也能赚取3000元左右。”李兴成说。

如今在大营镇,像李志军一样靠泥塑、彩绘手艺摆脱穷魔的已有几十人,这样的故事正在继续。(完)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