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产融赋能难题开放银行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新范式
作者:余梓阳 栏目:财经 来源:东方财富 发布时间:2022-07-13 13:42 阅读量:5361
最近几年来,金融业积极运用数字技术优化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其中,开放式银行作为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正在成为国内外银行业和金融科技行业的热点
银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后疫情时期,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传统金融机构在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服务长尾客户,赋能实体经济方面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开放银行转型加速的同时,在赋能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由平安银行和IDC联合编制的《中国开放银行2022白皮书》认为,开放银行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是尚未建立起覆盖面广,系统性强的生态体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探索出一套政策引导,模式创新,扎根场景,生态共建的成功实践
增强实体经济的能力仍然面临挑战。
开放银行赋能实体经济是大势所趋最新发布的《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指出,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稳定市场,保护主体的助推器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非接触,零延迟,一站式智能金融服务需求激增,企业对服务效率,可用性,便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银行业将继续加大金融科技的探索和应用,建设面向未来的开放银行和数字银行
从银行机构的投资来看,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构建开放多元的场景生态平台,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赋能实体经济,正成为越来越多商业银行战略发展的重点。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22家a股上市银行共披露金融科技投入1681.32亿元,同比增长22.93%,科技投入约占营收的2% ~ 5%,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科技人才占比一般达到3%~10%。
据一位股份银行业务人士介绍,过去几年,在风控,产品,运营等各种数字化中台系统的建设和布局之后,近期在银行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重点也转向了生态场景的开放平台建设,并通过信息科技赋能延伸客服触角。
近期,地方政府推进数字化开放银行建设,提升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2022年1月,银监会发布《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建设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推进开放型银行建设,加强场景聚合和生态对接
自上半年以来,地方监管机构也加强了对地方数字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安徽银保监局发文明确提出,要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建设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产业链加强场景聚合和生态对接,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推进网上业务,加强开放银行接口和统一数字门户建设,提供投资融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财务管理,国际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
福州银保监局发布指导意见,推动银行机构业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推进开放型银行建设。
在开放银行转型加速的同时,在赋能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白皮书指出,目前,开放银行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对实体经济中用户的业务模式和金融需求了解不足,缺乏基于开放银行的成功实践和运营经验等原因是覆盖面广,系统性强的生态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
未来将是生态化,系统化,定制化,场景化。
解决开放银行赋能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探索出一套政策引导,模式创新,扎根场景,生态共建的成功实践。
白皮书指出,伴随着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开放银行使能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式体现在生态化,系统化,定制化和场景化。
构建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和开放的生态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可以为银行,技术合作伙伴和行业用户提供标准化的开发手册和文档,提供全功能的开发者套件,让参与者通过标准化的合作机制共享成长收益。
同时,生态系统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标准化产品,快速满足场景的业务需求,支持银行账户,融资,AI等原子产品的输出基于生态平台,服务大量B端和C端用户,为合作伙伴实现能力的快速输入,整合金融,技术,渠道资源,实现全生态,全场景的流量分发和金融变现
白皮书认为,通过开放银行为实体经济赋能,不是某一家银行的责任需要的是不断完善生态系统,不断优化赋能路径,让所有参与者充分合作,共同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白皮书建议,对于银行而言,要以开放式银行建设为重点,强化连接用户业务场景的能力,提升数据共享能力和基于数据平台的it基础设施弹性运营能力,以有序无界生态共赢为发展模式,为产业金融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开放银行可以通过API,SDK,H5等将金融服务嵌入到各种应用场景和业务场景中其次,要搭建数据治理的大数据平台,保证数据共享的安全性,提高数据应用水平,此外,还应与生态伙伴紧密合作,在开发过程中不断集成和交付,通过敏捷的应用架构和开发模式满足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
白皮书还明确,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是基础应加快构建开放银行的标准体系,包括数据类型,应用程序接口标准和协同访问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访问,提高开放银行的适应性,具体包括定义需要开放的数据类型,遵守API技术标准和完善协同访问标准
此外,关于生态建设,要不断丰富开放共赢的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探索优化各类参与者的商业模式,发展多种服务模式,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权责分配等各方合作制度,确保生态良性运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