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财经

打新“黄金周”后A股直面三大考验

作者:安靖    栏目:财经    来源:东方财富    发布时间:2019-07-09 11:02   阅读量:17300   

本周,A股迎来新股22连发,其中21家为科创板公司,而本周三(7月10日)共有9家新股发行,创下沪市单日新股发行的历史记录。对开通科创板交易资格的“打新族”来说,本周堪称“史上最强打新黄金周”,中签的概率大大提升,在上市首日大概率上涨的情况下,自然是喜事一桩;而对A股市场来说,快速扩容的考验才刚开始,其中蕴含的波动风险投资者需要高度关注。

谈到IPO,投资者最关注莫过于资金分流效应。本周新股的快速发行,不可避免会涉及二级市场资金的抽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发行中出现募资金额超百亿的巨无霸——中国通号,而其它的科创板新股虽然发行股数较少,但由于发行市盈率放开,“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比例超募)发行不可避免,导致总体融资金额并不会太少。因此,打新导致资金的直接抽离,是A股所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第二个考验则在于活跃资金备战“炒新”。根据规划,7月22日科创板将鸣锣开市,A股一向的炒新偏好决定了许多活跃资金将会转战这个新市场,如果出现预期之内较发行价大幅高开的局面,市场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来承接。而科创板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停的规则,也必然会分流相当部分热衷炒作的游资参与。这样资金流动的结构性变化新格局,对A股现有的存量公司,特别是一些游资炒作色彩浓厚、股价明显脱离基本面高估的题材股,构成比较大的竞争压力。

第三个考验则是可能出现的“撕票”效应。在目前新股发行和二级市场股票市值挂钩的情况下,部分投资者为了取得更多打新的机会,存在提前买入沪市股票的策略性动作。而在科创板新股发行高峰期暂告一段落之后,这些为了打新而配置性买入股票的资金,也存在撤离的可能。如果没有持续推出大规模新股发行以及“新股不败”的延续,这部分资金因为打新而买入锁定的筹码,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构成所谓的“撕票”效应。

以上所列举的三大考验,第一个面对的是A股整体市场,第二个主要集中在题材股和中小创,第三个则是可能充当“门票股”的沪市蓝筹股。尽管目前具备科创板交易资格的投资者仅有约300万,超过95%的个人投资者无法直接参与科创板,但这300万投资者所代表的资金量及活跃程度都超过其它投资者。因此,如果科创板首批公司如期上市、交投活跃,对A股短期之内的考验将是不容小觑的。

除了科创板之外,沪市主板和深市中小创的新股发行,也同样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下周四(7月18日),募资规模超过20亿的苏州银行将发行,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和苏州银行同一行业的多家银行,包括与“工农中建交”并列“六大行”的邮储银行,以及众多城商行、农商行也都进入了IPO的流程中。在下周“打新黄金周”过后,A股市场资金面压力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A股出现一波明显的上涨,两市日成交金额一度突破万亿元,但这波上涨还没经过新股快速扩容的考验。6月份A股虽然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成交金额却较3月、4月的高峰期明显缩减。即使是在7月1日的大涨中,两市合计成交金额也仅有5000多亿元,只有高峰期的一半左右。未来在消化完科创板和银行股扩容“洪峰”的考验之后,股指才有望启动新一轮的攻势,在此之前还需要反复夯实底部,期盼大牛市“速胜论”并不现实。

从长期来看,这样的考验不是坏事。科创板开启之后,既有可能让一些伪科技股、炒作型题材股现形,同时也有望让市场更聚焦于具有真实投资价值的公司。科创板快速扩容之后进入冷静期,才是长线布局的最佳机会。参照创业板的经验,在2009年10月份推出首批28家公司之后,2010年6月1日推出创业板指数。在上市家数满100家和200家的时候,创业板指数呈现上下震荡的箱体走势,市场仍处于“新股不败”的蜜月期中;而在扩容超过200家之后,创业板指数出现明显的下行走势,到了第300家和第350家之后,创业板指数已经比最高位下跌约四成,进入底部区域,距离最后一杀的绝对低点已经不远(见附图)。因此,科创板上市家数超过300家之后,市场有望进入左侧布局的“冷静期”,届时较好的长线投资机会才有望浮出水面。

附图:创业板指数日线图(2010.06-2013.10)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