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财经

董雷“赌局”是质量品牌的“双赢”

作者:李陈默    栏目:财经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9-03-25 10:04   阅读量:10165   

3月19日,小米公布了上市以来第三份财报,根据小米公布的“成绩单”:2018年全年,小米集团营收1749.15亿元,同比增长52.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经调整,小米集团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59.5%,高于市场预期的82.5亿元。2018年小米智能手机销量高达1.187亿部,同比增长29.8%;收入约1138亿元,增长41.3%。

这是一份备受关注的“成绩单”,不仅仅因为这也是小米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更因为5年前那个著名的“赌局”:2013年12月,在CCTV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现场,格力掌门人董明珠与小米掌门人雷军定下了一个“十亿赌约”,即5年之内,如果小米的营业额能够击败格力的话,那么董明珠输给雷军一元钱,而董明珠回应称,要赌就赌10个亿。

随着小米这份财报的出炉,意味着这场世纪“赌局”正式分出了结果。据格力的业绩预告,该公司2018年预计营收约为2000亿元~2100亿元,预计实现净利润约260亿元。两家企业的营收相差251亿元。也就是说,这场吸引眼球的“赌局”最终以董明珠的胜出而结束。

一个是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中的后起之秀“雷布斯”,一个是传统家电老大哥一把手“董小姐”,自从5年前的那场“赌局”出炉之后,无论是董明珠、雷军两人还是他俩执掌的格力与小米,就经常因为这场“赌局”而受到媒体与社会的关注。这次小米财报出炉也不例外,从这一点上看,尽管“赌局”最终分出了胜负,但是两家企业却都成为最大的赢家。可以说,董雷“赌局”是一次质量品牌的“双赢”。

5年前,当“董小姐”与“雷布斯”打赌的时候,小米营收为316亿元,格力营收为1200亿元。以此营收规模为出发点,5年时间过去,小米营收增长了约1400亿元,格力营收也增长了近千亿元。从营收增长速度上看,当时体量较小的小米增收速度更快,但是格力仍然在总体营收收入方面还略胜小米一筹。更重要的是,5年之间,小米不仅做手机,还把业务拓展到格力的腹地——空调,把未来战略定为手机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而格力也开始“抢”小米的饭碗,做起了手机,还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延伸。对于9岁的小米和28岁的格力而言,显然在“赌局”中都没有“输家”。

这场“赌局”更是两大企业在质量上的一次“双赢”。表明上看,两人的“赌局”赌的是两家企业是数量规模,但是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是质量、动力之源是创新、生存之基是管理,数量规模持续增长的背后是质量、创新、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掌握核心科技”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已经拿下中国质量奖的格力经过“赌局”这5年的发展,在自己的主业空调方面持续向产业高端迈进,基础研发实力愈发雄厚,也成为中国质量的佼佼者之一;作为后起之秀,小米走的是互联网轻量化运作的模式,但是小米在“赌局”的这5年同样在质量方面投入很大,一直在向行业的中高端冲击,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有两个方面的数据,一是小米2018年研发支出达到了57.77亿元,较2017年的31.51亿元同比增长83.3%;二是小米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快于格力,2018年,小米的国际市场收入为700亿元,同比增长118.1%,占总收入比率由2017年的28%提升至40.1%。

无论是对于已年近而立的格力还是未满10岁的小米来说,5年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短的周期,如果要想基业长青和打造百年老店,还需要更多更加持续稳定的5年,不是仅仅靠一个“赌局”就能实现的,唯有抓好企业的立身之本——质量、企业的活力之源——创新、企业的生存之基——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国制造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