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财经

金融数据“崩了”?别慌!这是我们的4个判断

作者:肖鸥    栏目:财经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8-11-14 18:22   阅读量:9978   

金融数据“崩了”?别慌!这是我们的4个判断——

昨日傍晚,人民银行一发布10月金融数据,市场就炸开了锅。

所用词汇的画风大都是这样的:断崖式下跌、腰斩、惨不忍睹、震惊、雪崩……还有阴风阵阵的评论“你可以把牛牵到河边,但牛就是不喝水”“不看广告看疗效”,诸如此类。

数据真有那么不尽人意么?从绝对数字看,的确与市场预期有些偏离: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7288亿元,预期13000亿元,不及前值 22054亿元的三分之一;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970亿元,创下2017年10月以来新低;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0%,亦低于市场预期。

但这是否就像一些自媒体所说的“数据崩了”“预期崩了”呢?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且不用说根据单月数据的波动不足以做出趋势性判断,更重要的是,10月份金融数据有其特殊性,政策发力有一定的滞后性,统计口径有一定的波动。在多重因素下,不经意间导致了金融数据与市场预期有温差。

判断一:7288亿元真的不低了,只是不及市场预期

先说社融数据吧。

10月份为什么这么低?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由于9月末有考核压力,信贷项目集中释放后带来了10月份的暂时性短缺,而国庆长假导致工作日明显偏少,使得10月信贷环比大幅下滑。

一般来说,每年10月都是信贷“小月”。过去3年,10月信贷增幅都比当年9月下降一半左右,比如去年10月,新增信贷下降6068亿元,环比降幅达到48%。

按理说,就应该对10月社融规模大降见怪不怪了。偏偏最近又集中快速发出了一系列政策福利,大家对于信贷扩张支撑社融企稳的预期,又被调得高高的。

这种形势下,7288亿元社融本身是不很低,对市场而言,却不及预期。

判断二:贷款结构不乐观,政策加码仍有空间

从贷款结构看,确实不容乐观。

10月居民贷款达到5637亿元,占新增信贷总量的80%以上。但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429亿元,环比少增2371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这显示在经济增速下行预期下,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依然不振,也表明了当前实体经济运行的压力依然不小。

对于目前的问题,国泰君安分析,后续,一方面央行降息节奏可能加快来解决“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预计央行将通过宏观审慎评估、多种工具和机制创新,纾解当前民企为代表的“融资难”问题,打破负向循环。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同样表示,未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是政策关注的重点问题,降息政策或可期。

判断三:别急,政策发力有延时性

当有人在惊呼的时候,也有人看到了数据下滑背后的积极因素。

李奇霖认为,这次数据不好看,也和信贷的分散效应有关。

啥意思?他说,之前信贷投放的主要对象是地产和城投,但这次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可以想象一下。银行要在信用资质分化较大、数量庞大的民企与小微企业中挑选出优质客户,这难度和成本要比投向地产和城投高得多得多。

这么说吧,以前放贷10亿资元,只要找到两个或三个城投或房企OK了,现在要面向民企与小微企业,可能需要二十个、三十个甚至上百个。

这种情况下,真不能期望信贷资金很快投入到实体经济中。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从数据上看到变化呢?李奇霖说,更具观测意义的数据应当是11月的社融与信贷。

判断四:数据进一步下行空间不大

其实,也不怪市场人士惊慌。从社融、贷款和存款端三个角度,10月份金融数据都表现出银行信用扩张继续放缓的趋势。

但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如何?

陈冀认为,随着财政政策逐渐发力,未来一段时间可以预期企业贷款将逐渐出现改善的迹象。未来针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等民营企业仍有较大的改善优化空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有信心:未来,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将随之增强,金融数据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信用紧缩过程或将迎来拐点。

所以,不必担心单月数据难看。更何况,还有一大波减税降费等实打实的优惠政策正在路上。不妨给改革更多信心,给政策更多时间,期待利好进一步释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