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特”字文章撬动县域新增长
作者:谷小金 栏目:财经 来源:搜狐 发布时间:2017-11-06 15:12 阅读量:7854
县·势 本报记者 王彩娜
在经济转型的窗口期,对中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县域经济如何实现升级已经成为焦点话题。近日,“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50强”榜单出炉,反映出我国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仍然“东强西弱”。其中,江苏、山东、浙江形成县域经济“高地”。三省因率先布局新旧动能转换,激活县域内生增长动力,且成效明显而各领风骚。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县域要想谋求新的发展,就必须要积极培育新经济,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领域积极谋划。
领跑省份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不尽相同
透过百强县、县域经济50强等榜单可以看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各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
领跑的江苏省,通过积极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发展园区经济,以13席的绝对优势位居“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50强”榜首,其县域经济霸主地位短时期内难以撼动。
紧随其后的山东省以10席入榜,则依靠的是城乡统筹发展,保持其县域经济实力跻身第一梯队。
同样以10席入榜的浙江省,则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柱,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加强产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保持自身特而优的发展模式。
但观整体,领跑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创新、生态、新兴、转型、绿色……这些都是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词。
高居“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50强”榜首的昆山县,其县域经济的高歌猛进主要归功于做大做强电子产业。
再如江苏省的江阴县,凭借其位于长江下游的地理优势,重点在船舶、机电冶金、物流、商贸等领域寻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跻身榜单的众多县中,也有不少县表现出注重绿色发展,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较高。
聚合县域特色优势
从榜单前十强来看,各县都将自身特点转为优势,着力发展自身特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因此,对于多数还未有清晰发展思路的县城而言,寻找到适合各自发展特色的定位尤为迫切。
丁长发表示,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立足本县资源优势的转化,也要跳出县域抓县域,发展特色经济。在摸清本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其辐射力和吸引力,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聚合成为本地的经济优势。
持类似观点的山东财经大学教授陈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找准突破点,一二三产业定位都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来发展特色产业。
《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白皮书》中,对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加快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二是优化产业体系,提升县域竞争优势;三是践行绿色理念,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四是鼓励公私合作,创新PPP应用模式;五是融入城市群,促进跨区域协同协作。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几家欢喜几家愁,又是什么拖住了落榜县域经济发展的后腿呢?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内在原因是县域层面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亟须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的成效有多大?从湖南省宁乡县在全国县域经济中排名的更迭就可以一窥究竟。
近年来,宁乡县一直致力于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重要补充的“两型”产业体系。以工业为主导、城镇带动、三产互动、城乡统筹的复合型发展模式为其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推动力。宁乡县还率先在湖南出台装备升级补贴政策,促进其产业转型升级。
在“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50强”榜单中,宁乡以91.01分的综合成绩,较高的人均GDP和较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良好的产业潜力,位列第十。
丁长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县域要想谋求新的发展,就必须要积极培育新经济,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领域积极谋划。
包括“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50强”榜单在内的评价体系,在指标设定等方面也凸显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着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撬动县域创新
长期以来,重大科技成果集中在国家层面,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县域,创新驱动力仍显不足。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犹如为县域经济创新打了一剂强心针。
《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强化科技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打通从科技强、产业强到经济社会发展强的通道。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看来,县域层面的创新驱动,主要应集中于“双创”能力的培育。县域创新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科技、管理、商业模式等需求,要围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开展创新创业,增强“双创”驱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
丁长发在采访中强调,要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
丁长发认为,基于民营经济对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性,政府应当转变自身的角色,以服务为主,并用经营、竞争、调控的理念重新驾驭县域经济。
在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的同时,陈华希望,加大产业环境建设力度,建设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生产与服务、物流与信息流、企业与社会等协调共生、共赢发展、和谐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
县域经济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关键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陈华建议,加大力度扶持县域内民营企业发展,倡导和鼓励推动全民创业,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县委书记往往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尤其是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进程和发展特点的确立上。因此,丁长发建议,完善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办法,发挥好评价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